百词典

《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

时间: 2025-05-04 00:27:48

诗句

疑晴疑雨酿禾天。

云意断还连。

殷勤不放兰桡去,有萍根无数相牵。

颦叶湖心绿漾,泪花波底红嫣。

乱离时事忍回沿。

飘泊几经年。

云萍未是无情物,怎禁他浪恶风颠。

正是客愁深处,双凫飞堕苍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7:48

原文展示

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
作者:王季思 〔近代〕

疑晴疑雨酿禾天。云意断还连。
殷勤不放兰桡去,有萍根无数相牵。
颦叶湖心绿漾,泪花波底红嫣。
乱离时事忍回沿。飘泊几经年。
云萍未是无情物,怎禁他浪恶风颠。
正是客愁深处,双凫飞堕苍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的疑虑,仿佛是晴天和雨天交织在一起。天空的云彩时断时连,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诗人在湖上划着小舟,怜惜地不愿离去,因为心中有无数的牵挂。湖心的绿叶在波光中轻轻摇曳,波底的红花如泪般点缀其间。世事纷扰,令人难以忍受,漂泊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年。那些云和浮萍并非无情之物,怎能阻挡恶浪和狂风?正当愁绪深重的时候,双凫在苍烟中飞落,恰似心绪的沉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禾天:禾穗丰收的季节,象征农事之忙。
  • 兰桡:指小舟,兰是指兰花,形容舟的轻盈。
  • 萍根:浮萍的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牵连。
  • 颦叶:形容湖面上轻轻摇动的荷叶。
  • 泪花:比喻水波中红色花朵的美丽,如泪般动人。
  • 双凫:指两只水鸭,象征双双对对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浮萍: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漂泊无依的人生。
  • 苍烟:常用来描绘远方的景象,营造孤独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季思,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诗风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他泛舟于梧湖时写的,正值时局变幻,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到的复杂情绪。诗的开头以“疑晴疑雨酿禾天”引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随着小舟在湖面上的漂荡,诗人感受到对生活的牵挂与忧愁,尤其是“有萍根无数相牵”那一句,深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接着,诗人通过“泪花波底红嫣”来描绘湖面的美丽,带有一丝忧伤的情感。整个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湖水、浮萍、双凫等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诗人在“正是客愁深处”中,揭示了自己深藏的愁绪,表达了对于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优美的语言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陶醉,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疑晴疑雨酿禾天:疑虑天气的变化,暗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 云意断还连:天空的云彩时而断裂,时而连接,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 殷勤不放兰桡去:对小舟的留恋,表现出诗人的深情与不舍。
  • 有萍根无数相牵:浮萍虽无根,却在湖面上互相牵连,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颦叶湖心绿漾:描写湖面上摇曳的荷叶,富有生机。
  • 泪花波底红嫣:波底的红花如泪般娇艳,寓意情感的复杂。
  • 乱离时事忍回沿:世事纷扰,难以回头,表达了无奈感。
  • 飘泊几经年:漂泊的生活已久,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 云萍未是无情物:云和浮萍并不无情,暗示情感的深厚。
  • 怎禁他浪恶风颠:面对风浪与逆境,难以抵挡。
  • 正是客愁深处:正值愁苦深处,体现无奈与孤独。
  • 双凫飞堕苍烟:双鸭在苍烟中飞落,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泪花波底红嫣”形容花如泪,传达情感。
  • 拟人:赋予浮萍、云彩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云意断还连”,展示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漂泊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天:象征丰收与希望。
  • 兰桡:象征轻盈与柔情。
  • 萍根:象征牵挂与依附。
  • 泪花:象征情感的细腻与伤感。
  • 双凫:象征伴侣与情感的依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疑晴疑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C. 对过去的怀念

  2. “泪花波底红嫣”中的“泪花”比喻了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诗人的愁苦
    C. 湖水的波纹

  3. 诗中提到的“云萍”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漂泊与无依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2. B: 诗人的愁苦
  3. B: 漂泊与无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比较王季思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季思的情感更加细腻,对生活的感悟更为深刻,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王季思的诗中充满了对人际关系的牵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手册》
  • 《王季思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香 初冬寻梅和胡玉津 天香 其一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 天香 寿桂金堂竹泉总管 天香岭 天香(龙涎香) 天香 龙涎香 天香 秋灯 天香 天香 龙涎香 天香第一亭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切切此布 鹤困鸡群 阴开头的成语 意度过人 识知无字 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公红 繁言蔓词 毛字旁的字 云会 风情月意 劁刈 齒字旁的字 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被肘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