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34
融融迟日艳桃花。柳亸金芽。山光掩映层层碧,荡湖波几点晴霞。燕子争衔翠藻,鸳鸯稳睡青莎。红亭霁色媚韶华。金勒香车。笙歌声远花闲渡,倒尊罍残日西斜。芳草眠留处处,醉人扶得家家。
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桃花盛开得艳丽动人。柳树垂下嫩黄的芽,山光掩映着层层的碧绿,湖面荡漾着几点晴天的云霞。燕子争着衔回翠绿的水草,鸳鸯安稳地睡在碧绿的莎草上。红亭在晴朗的天气下显得格外迷人,金色的香车轻轻驶过。笙歌声远远传来,花间的游人悠闲地渡过,酒杯斜斜地放着,夕阳西斜,映照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芳草如茵,令人沉醉,扶着醉酒的人家家户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显著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反映了明代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濂(约1555—1626),字云卿,号清盈,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尤其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风入松 其七 晴湖》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人们悠闲的生活状态,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享受。
这首《风入松 其七 晴湖》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湖畔风光与人们的生活情趣。开篇的“融融迟日艳桃花”,以明媚的阳光和盛开的桃花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盎然的氛围。紧接着,柳树的嫩芽和层层碧绿的山光,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感。
“荡湖波几点晴霞”一句,湖面波动与晴空的点缀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动静结合的画面。燕子和鸳鸯的描写,则赋予了画面以生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整首诗洋溢着春日的欢愉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享受。
最后两句“芳草眠留处处,醉人扶得家家”则将诗意引向生活的温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人间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细致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风光与人们悠闲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用来形容春天阳光的词是:
A. 蕴含
B. 融融
C. 清明
D. 斜阳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
A. 燕子
B. 麻雀
C. 杜鹃
D. 鹦鹉
“芳草眠留处处”表明了:
A. 芳草的美丽
B. 人们的闲适
C. 春天的到来
D. 生活的富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风入松 其七 晴湖》更侧重于春日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静谧与孤独的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