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0
国风·秦风·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
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在晨风中,我看到北林的郁郁葱葱。
却未见到君子,心中忧愁满怀。
唉,唉,我心中烦恼实在太多!
山中有栎树,低洼地有六驳。
未见君子,忧心无乐。
唉,唉,我心中烦恼实在太多!
山中有棣树,低洼地有树檖。
未见君子,心情如醉。
唉,唉,我心中烦恼实在太多!
作者介绍:本诗为《诗经》中的一部分,具体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封建社会早期,表达了对君子(理想人格)的思慕和对现实中缺失的叹息。反映出当时社会对道德与理想的追求。
《国风·秦风·晨风》在形式上以对偶句为主,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中开篇以“晨风”引入,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气息,北林的郁郁葱葱则增添了生机。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心情逐渐沉重,未见君子的反复提及,表现出心中无尽的忧愁与渴望。这种对君子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的反复吟唱,既是对心中烦恼的自我抒发,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令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自然的意象如栎树、棣树等,既提供了美的享受,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挣扎。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方式,折射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具有极强的情感共鸣,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君子的思慕与忧愁”展开,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文化的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子”指的是:
A. 一位具体的人
B. 理想中的人格
C. 自然界的生物
D. 诗人的朋友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诗人对生活的乐观
C. 诗人内心的烦恼
D. 对爱情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隰”指的是:
A. 高山
B. 低洼地
C. 河流
D. 森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不同诗作,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