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琵琶仙 题谢梦渔太史增香南忆梦图,太史初以贫故遣其爱姬,已而及第,因作是图以志感悔》

时间: 2025-04-29 13:50:18

诗句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

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

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

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

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

何处采、蘼芜怨绿。

问断红、愿化蝴蝶。

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18

原文展示

琵琶仙
题谢梦渔太史增香南忆梦图,太史初以贫故遣其爱姬,已而及第,因作是图以志感悔
作者: 黄燮清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
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
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
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
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
何处采蘼芜怨绿。问断红愿化蝴蝶。
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白话文翻译

在杨柳树下的章台,早已飘落的香絮已经消散,游丝空中缠绕。
庭院里,谁来陪伴我吹箫?黄昏的月亮让我感到无奈。
春天已经过去,珠帘如雾,连钗影和钏声也都消失。
泪水难以封住,纤细的腰肢也渐渐削减,鹦鹉就别再提起往事。
我恨当初匆忙的离别,事后细想更是凄凉。
难以掩饰当时的薄情,面对残灯我只能呜咽。
何处去采那怨绿的蘼芜?问问那断红的愿望能否化作蝴蝶。
毕竟世事短暂而情长,我未能成佛。

注释

  • 杨柳章台:古代女子唱歌的地方,杨柳象征柔情。
  • 香絮:指柳树的种子,轻盈飘散。
  • 游丝:形容空中飘荡的细丝,传达孤独感。
  • 珠帘:珠帘如雾,形容春日的景象已逝。
  • 蛮腰:指女子的细腰,象征青春美丽。
  • 蘼芜:一种植物,常用于表达离愁别恨。
  • 蝴蝶:象征自由与重生。

典故解析

“琵琶仙”是指古代的一种雅乐,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诗中提到的“薄幸”则暗指情感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而“成佛”则表达对超脱红尘、寻求解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763-1825),字子畏,号秋水,清代诗人,以词、曲见长,作品多描绘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对早逝爱情的悔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琵琶仙》是一首满载情感的诗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诗中开头以“杨柳章台”引入,营造出一个愁苦的氛围,接着通过“游丝空结”表现了内心的孤独。黄昏的月亮与春天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灼泪难封,蛮腰易减”一句道出了岁月带来的无情与变化,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对爱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失去爱情后的孤独与绝望,充满了对往日青涩爱情的追忆与悔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柳章台:引入情境,暗示春天的美好与柔情。
  2. 早香絮落尽:表达时光流逝,往日的美好已成过去。
  3. 游丝空结:象征无依无靠的孤独感。
  4. 庭院谁伴吹箫:问谁能陪伴,突显孤独。
  5. 黄昏奈何月:无奈的情感,感叹时间的无情。
  6. 春去也珠帘似雾:春天的离去使得一切如雾般消散。
  7. 便钗影钏声都灭:连带的美好回忆也随之消失。
  8. 灼泪难封:表达泪水的难以自制。
  9. 蛮腰易减:青春的流逝,肉体的变化。
  10. 鹦鹉休说:劝说不再提及往事,显得无奈。
  11. 恨当日匆促分携:对当初匆忙离别的恨意。
  12. 到事后思量更凄绝:事后回想更加悲凉。
  13. 难讳那时薄幸:难以掩饰当时的无情。
  14. 对残灯呜咽:在孤独的灯下悲伤哭泣。
  15. 何处采蘼芜怨绿:对失去爱的怨恨与追寻。
  16. 问断红愿化蝴蝶:希望能化蝶重生,脱离痛苦。
  17. 毕竟世短情长:感叹人生短暂而情感悠长。
  18. 未能成佛:未能超脱,依旧留恋人间情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游丝空结”表达孤独的感觉,黄昏的月亮与春天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递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情感长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情与青春。
  • 珠帘:代表美好的记忆。
  • 鹦鹉:象征喋喋不休的往事。
  • 蘼芜:代表怨恨与失落的爱情。
  • 蝴蝶:象征自由与重生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杨柳章台”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青春的美好
    •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灼泪难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悲伤
      答案:C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生活的快乐
    • B. 爱情的怀念与时光的流逝
    •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风格则更加柔和细腻;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更多的洒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燮清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更漏子 暗香(再和) 谢世颂三首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 其二 四用喜雨韵三首 吴萧山知县 满江红(郑园看梅)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霄壤之殊 而字旁的字 睹开头的成语 西字头的字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以实为虚 连编累牍 近俗 梦断 豕虱濡濡 包含绅的词语有哪些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冷冷淡淡 力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日轮 无生理 荒无人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