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时间: 2025-04-25 19:57:21

诗句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

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

暇日扁舟清_上,倦时一枕薰风里。

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

南浦路,东溪水。

离索恨,飘零意。

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

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

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57:21

原文展示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作者:吴潜 〔宋代〕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
暇日扁舟清上,倦时一枕薰风里。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
南浦路,东溪水。离索恨,飘零意。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
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
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洒脱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何必在意流行的风潮何时停息?就像吃一碗鲜鱼羹,味道都是美好的。闲暇时可以划着小舟,倦了就靠在清风中小憩。再回过头来堆放满满的文书,似乎都是徒劳无功。南边的路,东边的溪水,离别的痛恨,漂泊的感伤,难道不都是如此?而如今的白发星星,正是这般情景。所有的事都由天去安排,三才(天地人)自有人来支撑。只要多吟咏康节的醉中诗,便能频频寄托思绪。

注释

  • 举世悠悠:形容世界的悠长和不变。
  • 何妨:何必介意。
  • 鲜鱼羹饭:比喻美好的生活。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薰风:温暖的风。
  • 徒劳尔:只是徒劳。
  • 南浦路:指南边的道路。
  • 星星鬓影:形容头发白了的样子。
  • 三才:指天地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文,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吴潜送别友人吴叔永尚书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洒脱与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而又豁达的心态。诗人首先以“举世悠悠”引入,表现出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紧接着用“鲜鱼羹饭”比喻美好生活的享受,强调生活中即使在纷扰之中也能找到乐趣。接下来,通过描绘“扁舟”和“薰风”,诗人将闲适的生活状态与繁忙的文书工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繁重职责的无奈。

在描写人情方面,诗人提到的“离索恨”和“飘零意”则反映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万事尽由天倒断”则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最后,通过吟咏康节的醉中诗,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诗歌中寄托情感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世界漫长而变幻,不必过于在意流行的变化。
  • 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生活中的美好依然存在,即使环境复杂。
  • 暇日扁舟清上,倦时一枕薰风里:在闲暇时划舟游玩,倦时依偎在清风中,享受生活的惬意。
  • 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回过头来堆积的文书,觉得不过是徒劳无益。
  • 南浦路,东溪水:南边的路,东边的溪水,描绘自然景色。
  • 离索恨,飘零意:离别带来的恨意与漂泊的感伤。
  • 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如今白发满头,感慨人生的无常。
  • 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一切都由天意安排,天地人自有支撑。
  • 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只要多吟咏醉中所作的诗,便能寄托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鲜鱼羹”比喻生活的美好。
  • 对仗:如“南浦路,东溪水”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拟人:如“徒劳尔”赋予文书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追求,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鲜鱼羹:象征美好生活。
  • 扁舟:象征自由与闲适。
  • 薰风:象征温暖与舒适。
  • 南浦路、东溪水:自然景色的象征,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星星鬓影: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鲜鱼羹饭”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繁忙的工作
    • C. 离别的痛苦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南浦路,东溪水”主要描绘的是__

  3. 判断题:诗人对生活持有消极态度。(对/错)

答案

  1. A
  2. 自然景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满江红》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之乐,而吴潜则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腻感受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文精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圣俞游梁王吹台有感 奉和杨直讲除夜偶书 再和二首 游北台 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赏梅花有怀曼叔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陆机宅 答寄广信六弟 和原甫封月招江梅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人世界 幺字旁的字 客姓 页字旁的字 弄粉调脂 独出新裁 神药 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累卵之危 一字旁的字 手柬 营结尾的成语 饮食起居 自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迥秀 晏开之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