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7:14
秋蕊香(双调)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
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
宝钗落枕春梦远。帘影参差满院。
在温暖的池塘中,一群乳白色的小鸭子游弋,微风吹来,柳花纷纷飘落,迎面而来。午后的妆容在窗户上留下粉指的印迹,曲折的小路上,女子的长眉淡淡地勾勒出。问知社日为何停下了针线,难道是因为新燕刚刚探出头来?宝钗落在枕头上,春梦却已远去,窗帘的影子在院子里交错满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社日”是古代农事活动的日子,通常用于祭祀土地神,表示对丰收的期盼。诗中提到“社日停针线”,表明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妇女们停止了缝纫,预示着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他的词作多描绘女性生活和情感,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秋蕊香》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反映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往梦境的怀念。
《秋蕊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和女性情感的词作。周邦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温暖的池塘和迎面而来的柳花,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春日氛围。词中描写的“乳鸭”“柳花”“午妆”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浪漫,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词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池塘和柳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而“午妆”和“粉指印”的细节描写,则勾勒出女性的娇美和优雅。接着,诗人通过“问知社日停针线”一句,引发出对春天社日的思考,这不仅是对传统农事活动的回忆,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中,宝钗的落下和春梦的远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周邦彦词作中常有的深情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女性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蕊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邦彦
C. 杜甫
D. 苏轼
词中提到的“社日”指的是什么?
A. 农事活动日
B. 祭祀日
C. 春天的节日
D. 以上皆是
“宝钗落枕春梦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向往
D. 对爱情的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邦彦的《秋蕊香》更注重春天的景象描写与情感的细腻展现,而李清照则多着眼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宋词的多样性。
以上为《秋蕊香》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