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4:56
湘江终古伤心泪,长自发红兰。
莺声啼老,鹃声化去,零落谁看。
钿车催至,冰瓯银烛,半日追欢。
冯唐霜鬓,何戡病骨,同此长安。
湘江的水流淌不息,泪水令人心伤,常常在红兰花中流淌。
黄莺的歌声渐渐老去,杜鹃的声响也化为远去的回声,
无数凋零的花瓣又有谁来关注呢?
华丽的车马匆匆而至,冰凉的瓷杯和银烛在半日之间追寻欢乐。
冯唐已是白发苍苍,何必纠结于病痛的身体,仍然与我同在长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雨轩,号白水,原籍江西,后移居湖南。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湘江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伤。
《人月圆二首 其二》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湘江的哀伤与红兰的娇美交织,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莺声与鹃声的对比,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生死的无常,令人感慨万千。
“钿车催至,冰瓯银烛”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图景,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空虚与沧桑。冯唐的霜鬓与病骨更是映射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莺声、钿车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冯唐霜鬓”中“霜鬓”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慈铭的《人月圆二首 其二》均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但李白更偏向于对故乡的直接描绘,而李慈铭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该诗的详细解析及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