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野荼蘼二首》

时间: 2025-05-07 08:18:51

诗句

去岁诸司赏物华,荼蘼一会属侬家。

今年不识荼蘼面,却买茅柴对野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51

原文展示:

野荼蘼二首
作者:杨万里

去岁诸司赏物华,
荼蘼一会属侬家。
今年不识荼蘼面,
却买茅柴对野花。

白话文翻译:

去年各个官府举办赏花活动,荼蘼花的盛会正好在我家。今年却不再认识荼蘼花的模样,只能买些茅柴对着野花。

注释:

  • 荼蘼:一种花,通常指荼蘼花,盛开时花色美丽,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
  • 诸司:指各个政府部门或官府。
  • 赏物华:赏花活动,欣赏花的美丽。
  • 属侬家:属于我家,指活动在自己家中举行。
  • 不识荼蘼面:不再认识荼蘼花的样子。
  • 茅柴:指用茅草和柴火做的小堆,通常用于烹饪或取暖,现此处有对比之意。

典故解析:

荼蘼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美好。这首诗提及去年的盛会,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岁月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力著称,常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春天时写就,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春日盛会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当前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对比去年的繁华与今年的寂寞,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此首《野荼蘼》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盛会的追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感慨。第一句提到“去岁诸司赏物华”,生动勾勒出去年的花会盛景,令人向往。接着提到“今年不识荼蘼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过去的繁华不再,令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却买茅柴对野花”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虽然周围的野花依然存在,但已无盛会的热闹与欢愉。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变迁和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诸司赏物华:提到过去的赏花活动,暗示了一种繁华与热闹。
  2. 荼蘼一会属侬家:强调那次活动与自己密切相连,表达了归属感。
  3. 今年不识荼蘼面:对比现在的失落,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4. 却买茅柴对野花:描绘现实中的孤寂与无奈,虽有野花,却缺乏盛会的热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景,突显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意象:荼蘼花与野花的对比,象征着繁华与平淡的差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荼蘼: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希望。
  • 野花:代表自然的平淡与真实。
  • 茅柴: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木
    • B. 一种花
    • C. 一种果实
    • D. 一种草药
  2. 填空题:作者在诗中回忆去年的赏花活动,表达了对____的怀念。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野花”与“荼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错)

答案:

  1. B
  2. 美好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但杨万里更注重时光的流逝与变化,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自然的归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杨万里的诗作及相关背景。
  • 《古诗词鉴赏指南》: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美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五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送率翁归狼山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如梦令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其一 和景回胡计院数字韵就送其行 满江红·聊把芳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情感 包含郁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柜柳 包含班的成语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算不得 鼓字旁的字 名声若日月 包含琪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瞻系 扁平足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三分钟热度 色字旁的字 泰山之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