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06:56
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
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
我年纪三五岁,双鬟发垂落肩头。
阳光在我身边左右摇曳,我却不懂得怎样去取悦他人。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见诗人在描绘幼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儿童天真无邪的特质。
于慎行(约1585-1645),明代诗人,字幼清,号元之,江苏人。其诗清丽脱俗,常赋予自然景物以丰富的情感。
《子夜歌》系列表现了年轻女子的情感状态,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束缚。此首诗描绘了幼女的无忧无虑,反映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珍视。
《子夜歌十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幼年的天真与无邪。诗中描绘的小女孩在阳光下玩耍,双鬟低垂,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透出一种童趣。诗的第一句以“侬年三五时”开头,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年纪,给读者一种亲切感。接下来的“双鬟垂两肩”则生动地勾勒出小女孩的形象,发髻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她的童真。阳光的描绘,将这种无忧的气氛进一步渲染,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快乐的场景。然而,“不解取欢怜”则揭示了小女孩对周遭世界的无知与天真,反映出一种对世事的无所畏惧。整体而言,诗歌营造了一个纯真而快乐的童年世界,同时也暗示了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忧无虑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逐渐认知与复杂情感的丧失。
诗中“侬年三五时”中的“侬”指代什么?
诗中小女孩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诗中提到的“在欢左右”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