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歌十二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4 10:22:29

诗句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

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29

原文展示: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

白话文翻译:

明天早晨,河边的水流潺潺,我折下一枝柳条来牵着你的衣袖。你的心就像那流动的水,向东而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明旦:明天早晨。
  • 沟水头:指河流的上游或者河边。
  • 折柳:折柳为古代送别的习俗,象征依依不舍。
  • 牵郎衣:牵着郎的衣服,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
  • 郎心如流水:比喻恋人的心情如流水一般,不可捉摸,流向远方。
  • 东去何时归:表达对恋人归来的不确定与期待。

典故解析:

折柳送别的习俗源于古代,常用柳枝来象征离别的伤感。在古诗词中,柳的意象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表达对离去之人的眷恋和期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于慎行,明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歌》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对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的“明旦沟水头”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水流的潺潺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折柳的动作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遵循,更是对即将离去的情人的深切牵挂。接下来的“郎心如流水”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恋人的心情与流动的水相提并论,强调了恋人之间情感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东去何时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恋人归来的期待与惆怅,整个诗篇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明旦沟水头”:描绘了一幅清晨河边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离别的契机。
    2. “折柳牵郎衣”:动作的细腻描写,情感的寄托,显示了对恋人的深切关怀。
    3. “郎心如流水”:通过比喻揭示了恋人心情的变化与不安,流动不定。
    4. “东去何时归”:发出感慨,对未来的无尽期盼与不确定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郎心”比作“流水”,形象地表达了心情的流动与无定。
    • 拟人:水流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提升诗的韵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爱人离去的惆怅和对归来的渴望,传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与思念,常常与情感的不舍联系在一起。
  • 流水:象征变化与无常,反映出感情的流动性与不可捉摸。
  • 晨水:清晨的水象征着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前的愁绪。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折柳”主要表示什么?

      • A. 迎接
      • B. 送别
      • C. 聚会
    2. “郎心如流水”中的流水象征了什么?

      • A. 平静
      • B. 流动与变化
      • C. 阻碍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赠汪伦》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 于慎行的《子夜歌》与李白的《赠汪伦》均表现了离别时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强调了思念与期待,而后者则着重于友情的珍贵与送别的欢快。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带有欢快的情绪。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于慎行诗选》

相关查询

摸鱼儿 咏蛙 摸鱼儿 叠前韵答吴宝崖见怀宝崖武林人 摸鱼儿 其五 摸鱼儿 其一 索陈桂舫孝廉写村居图扇 摸鱼儿 咏窝丝饧,次陈其年韵。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四 摸鱼儿四首 其四 摸鱼儿 寄怀侍萱小姑 摸鱼儿 咏窝丝糖,糖出旧内遗制,今一白头老监尚能为之,然已退居西山,恐此后便成广陵散也 摸鱼儿 答止岳五叠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兵连祸接 玲琅 蠢蠢欲动 瓜字旁的字 人多手乱 马革裹尸 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函电交驰 包含吁的词语有哪些 耳食之言 采字旁的字 山肴海错 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否极而泰 玄字旁的字 帝辅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