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52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二 昭夏
作者: 庾信
永维祖武,潜庆灵长。
龙图革命,凤历归昌。
功移上墋,德耀中阳。
清庙肃肃,猛虡煌煌。
曲高大夏,声和盛唐。
牲牷荡涤,萧合馨香。
和銮戾止,振鹭来翔。
永敷万国,是则四方。
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先武功的永恒纪念和对盛世的赞美。诗中提到龙图和凤历,象征着国家的兴盛与繁荣。诗人的功德与声望如同阳光般普照,清肃的庙宇庄严肃穆,熠熠生辉。音乐悠扬,象征着大夏的和谐美好,香气四溢的祭牲,带来宁静与祥和。和鸣的钟声停止,白鹭展翅高飞,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平和。最终,诗人希望这份和谐能够永远传遍四方,惠及万国。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号秋声,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赋,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国家分裂与动荡。庾信通过此诗表达对安定盛世的向往与对祖先的敬仰,寄予国家统一与繁荣的美好愿望。
《昭夏》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祖先功德的缅怀和对大夏盛世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与美好期盼。诗的开篇以“永维祖武”作为引子,直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历史的深处,强调了祖先的伟大与功绩。接着,诗人通过“龙图革命,凤历归昌”的意象,展现出国家的兴旺与繁荣,传达出对和平盛世的渴望。
在形式上,诗词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使得整首诗歌读来流畅自然,增强了其音乐感与表达力量。诗中提到“清庙肃肃,猛虡煌煌”,不仅描绘了祭祀场景的庄严,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神圣感。最后,诗人以“永敷万国,是则四方”结束,寄托了对国家昌盛、四海升平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庾信身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历史的缅怀为基调,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渴望,体现了庾信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测试:
《昭夏》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庾信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龙图革命”象征什么?
A. 祖先的伟大
B. 国家兴旺
C. 个人的功德
D. 自然的变化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C. 对个人成就的渴望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