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01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二 昭夏》
庾信 〔南北朝〕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
敢以敬恭,陈之玉帛。
德包含养,功藏灵迹。
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这段诗句表达的是:如同大地承载着丰厚的恩泽,我深感敬畏而恭敬地将珍贵的玉器和丝绸奉献上来。德行蕴含着滋养,功绩留存着灵验的迹象。这个宝箱既有千年的历史,子孙后代定能受益无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方泽”可以理解为古代对土地的敬仰,象征着自然的恩泽与滋养。而“玉帛”则是古时祭祀和馈赠的重要物品,表示对神明或祖先的尊敬。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5年-约577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主要活动于南朝的梁、陈。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复杂。庾信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德行和功绩的重视,希望后人能够铭记前辈的恩德。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二 昭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和德行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厚载”与“钦明方泽”,展现了大自然的恩泽与人们对其的感激;而“玉帛”的奉献则象征着对祖先和神明的尊敬。诗句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从“德包含养,功藏灵迹”中,我们体会到道德与功绩之间的关系,即德行和功绩能够滋养后代,让这些美德得以传承。诗的最后一句“子孙则百”则是对未来的寄托,期望后代能够延续这些美德,受益无穷。这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
敢以敬恭,陈之玉帛。
德包含养,功藏灵迹。
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强调了德行和功绩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同时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厚载”在诗中指什么?
A. 自然的恩泽
B. 物质的富裕
C. 个人的成就
“德包含养”表明了什么关系?
A. 道德与物质
B. 道德与精神
C. 道德与功绩
诗中提到的“子孙则百”意味着什么?
A. 子孙繁多
B. 受益无穷
C. 子孙不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