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7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
这首诗表达了治理国家的智慧,树立君主是为了管理百姓,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那些作恶的人在南方巢居,而元凶则向北逃窜。人们安居乐业,四周平静,光明照耀着大地。正是因为有雨水滋润万物,风的吹拂使得万物生机勃勃。周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光辉普照天下,启迪了人们的智慧。经过千年,圣明的统治依旧存在,七百年后我们仍然在此时此刻感受到它的影响。真正是上天赋予了我们命令,四方皆应遵循它的教诲。
作者介绍: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公元513年,卒于577年。他以诗词、赋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庾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旨在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晰的思路和理性的分析展现了庾信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首先提到树立君主和立法的重要性,清晰地指出了君主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基础地位。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接着,他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通过“雨施作解”和“风行惟涣”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间的安宁。周朝的文治武功被称颂,强调了其历久弥新的影响力,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诗人提到上天的旨意,暗示了道德与法律的统一。整首诗逻辑严密,情感真挚,展现了庾信对国家、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借用自然现象来象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反映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树君”的目的是什么?
a) 进行战争
b) 管理百姓
c) 发展经济
答案:b)
“雨施作解”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政治治理
c) 社会安定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周之文武”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治国方针?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