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 其十一 临高台》

时间: 2025-08-04 08:32:06

诗句

羊无𡗝,离地一千仞,终不见,天门峨峨。

前者矰,后者磐,左右者罗。

始皇千世万世,金木火水无沴。

折兰焚椒,桂荆杕杕。

何纵尔八荒兮,逊此蚊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32:06

原文展示:

羊无,离地一千仞,终不见,天门峨峨。前者矰,后者磐,左右者罗。始皇千世万世,金木火水无沴。折兰焚椒,桂荆杕杕。何纵尔八荒兮,逊此蚊蚋。

白话文翻译:

羊没有,离地高达千仞,却始终看不见巍峨的天门。前面是矢,后面是磐石,左右则是网罗。始皇帝的统治千秋万代,金木火水无所阻碍。折下兰花焚烧椒草,桂树荆棘交错生长。何必在这八荒之地,屈尊于这微不足道的蚊虫。

注释:

  • 羊无:此处可能指代一种空无或失落的状态。
  • :古代长度单位,约为2.33米。
  • 天门:象征着通天之路或理想境界。
  • :古代的一种箭。
  • :大石头,象征稳固。
  • 始皇:指秦始皇,意指集权统一的象征。
  • :邪气,灾害的意思。
  • 兰、椒、桂、荆、杕杕:植物名,象征美好与丑陋的对比。
  • 蚊蚋:指微小而无足轻重的昆虫,象征微不足道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0-1760),字瑄,号蕴斋,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拟汉铙歌十八曲》系列中的《临高台》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融合了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对人世间权力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视角。

诗歌鉴赏:

《临高台》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类渺小与无力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羊无”引入,暗示着一种失落和空虚的状态,接着通过对高山和天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感受,也暗示了对历史伟人(如始皇帝)及其统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丑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激发读者对存在与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羊无,离地一千仞,终不见,天门峨峨。:形象地表达了渺小与伟大的对比,羊的缺失象征着人类的无奈与追求的遥不可及。
  • 前者矰,后者磐,左右者罗。:用箭和石头的意象,构建出一种对比,强调人类面临的困境。
  • 始皇千世万世,金木火水无沴。:提到始皇帝的永恒统治,暗示权力的无常与人类的脆弱。
  • 折兰焚椒,桂荆杕杕。:植物的象征,展示了美与丑的交融,以及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
  • 何纵尔八荒兮,逊此蚊蚋。:最终反思人类的存在,质疑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天门象征理想与目标,羊的缺失象征失落感。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使用植物和昆虫等意象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在自然与历史面前的渺小,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省。

意象分析:

  • 天门: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境地。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失落。
  • 植物: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丑陋,反映复杂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临高台》中的“羊无”意指什么? A. 羊的种类
    B. 失落与空虚
    C. 自然的美
    D. 权力的象征

  2. 诗中提到的“始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岳飞

  3. 诗中的“天门”象征什么? A. 大自然
    B. 理想与目标
    C. 过去的历史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虞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临高台》: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类渺小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感情,而《临高台》则更关注历史与权力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客梦 雨泊波罗坑 三将军歌并序 三元里 登黄岩绝顶 新雷 麓阴亭 破山茶话 江天寺 尚湖泛舟即事次遵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色犬马 中庸之道 匸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宜嗔宜喜 曲辫子 反裘负薪 椎斲 走字旁的字 包含慎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内廷 生字旁的字 遇刺 察言观色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