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30 22:03:2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3:2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落的月光,
我疑是地面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指诗人躺在床上。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猜想。
  • “地上霜”:指地面上结的霜,反映寒冷的气候。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故乡”:想念故乡。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涉及复杂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飘逸的个性和作品被誉为“诗仙”。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个性与自由,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流亡生活的某个夜晚,面对明亮的月光,诗人产生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他身处异国他乡时的孤独与寂寞。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知的作品之一,简短的四句诗,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夜晚,床前的月光如水般洒落,给人一种清幽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疑是地上霜”的描写,表现出对寒冷夜晚的感知,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随后,诗人抬头望月,低头思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在宁静环境中却无法平静的内心情绪。这首诗不仅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也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诗人在床前看见明亮的月光,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氛围。
  • “疑是地上霜”:诗人看到明亮的月光,产生了错觉,仿佛是地面上结霜,反映了他对环境的敏感和内心的孤独。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来仰望明月,月亮成为了他思念的寄托。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霜,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出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展现了对家的深切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思念与希望。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暗示内心的寂寞。
  • “床”:代表了诗人的栖息之地,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疑是地上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惊讶
    C. 孤独
    D. 愤怒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夜泊杜鹃江》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多了一份历史感和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选》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谕鸥 采石怀古 送家挣寺丞知洛南 依韵和载阳郊外 重过瓜步山 夏日晚晴登许昌西湖 闻宣叔挺之围棊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谈开头的成语 多发 灰殒 風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知心着意 遗结尾的成语 金丝熏 可乘之机 打落水狗 挑拨煽惑 羽字旁的字 包含泠的词语有哪些 青春不再 米字旁的字 三步见方 清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