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时间: 2025-04-30 22:09:43

诗句

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

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

生虽由地势,开不许人看。

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43

原文展示:

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
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
生虽由地势,开不许人看。
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中,最珍贵的品种,恐怕在天上也难以看到。
近旁的庭院中,盛开着许多红色的药草,
而在高高的城垛上,则有射干花开。
生长虽然依赖于地势,但若不被人看到,也无法绽放。
天子何时才能赏赐这些美丽的花朵,宫中的嫔妃们捧着玉盘等待。

注释:

  • 第一品:指最珍贵的品种。
  • 见应难:恐怕在天上也难以见到。
  • 近署:指近旁的庭院。
  • 射干:一种花,常用于中药,也有美丽的花朵。
  • 生虽由地势:生长虽然依赖于土壤的条件。
  • 不许人看:即使开花,但不让人观赏。
  • 天子何时赏:何时才能得到天子的赏识。
  • 宫娥:指宫中的嫔妃。
  • 捧玉盘:用玉制的盘子盛放花朵。

典故解析:

  • 花中第一品:古代文人常以花来象征美好,花的品位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提到。
  • 天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象征权力与荣耀。
  • 宫娥:指皇宫中的女子,常用于描写嫉妒、争宠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冠卿,号梅溪,北宋初年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且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作常蕴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梅尧臣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着密切联系,他的诗作反映了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彼时他已在诗坛上有所成就,借花喻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权力的不满与对赏识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美与赏识的向往。开篇“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以花作为象征,强调了花的珍贵与稀有,似乎在暗示美好事物的难得。接着,诗中提到“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转而描写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种即使在身边,却难以被重视的美。诗句“生虽由地势,开不许人看”则表明了环境与欣赏之间的矛盾,暗示即使是再美的花朵,如果没有人去欣赏,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价值。最后,诗人以“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点题,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对人情冷暖的感叹,充满了诗人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中第一品:强调花的珍贵。
  2. 天上见应难:说明这种花可能在天上也难以见到,寓意其稀有。
  3. 近署多红药:描绘周围环境,表现出红药草的盛开。
  4. 层城有射干:继续描写花的种类,展示自然的多样性。
  5. 生虽由地势:暗示生长条件的重要性。
  6. 开不许人看:即使花朵开放,若无人欣赏也无意义。
  7. 天子何时赏:表达对赏识的期待。
  8. 宫娥捧玉盘:用美好的容器盛放花,象征对美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珍品,强调其独特性。
  • 对仗:在描写花的种类时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而“天子”则象征权力与赏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尽管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但人们却常常忽视它们的存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期待,揭示了人情冷暖与社会价值的错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和珍贵,代表诗人的追求。
  • 红药:寓意生命力与繁荣。
  • 射干:代表独特的美,表达自然的多样性。
  • 天子:代表权力与社会地位,象征对认同的渴望。
  • 宫娥:象征柔美与对美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哪种花? A. 红药
    B. 桃花
    C. 菊花
    D. 荷花

  2. 填空题:诗中“天子何时赏,宫娥捧____盘”。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权力的期待。 (对/错)

答案:

  1. A. 红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之美,表达隐逸之情。

诗词对比:

  1. 梅尧臣 vs. 王维:两者都善于描绘自然,但梅尧臣的诗更注重对人情的思考,而王维则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2. 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 vs. 杜甫《春望》: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而梅尧臣则强调个人对美的追求与社会的冷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丁巳九月病中有感八首 其十七 菩萨蛮(野趣观梅) 菩萨蛮 宿造口用稼轩韵 菩萨蛮 题丁观加先生《草原八月》 菩萨蛮 蕉雨 菩萨蛮 题拜菊主人桃菊图二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三 寒食 菩萨蛮 菩萨蛮 春日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杀三宥 柀子 鸿飞冥冥 肀字旁的字 阳世 玉结尾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年幼无知 炼翁 精意覃思 龍字旁的字 缝结尾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包含证的成语 两点水的字 举不胜举 嗜枣 讥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