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52:46
公度以余尝语洛中花品而此邦之人多不敢言花
梅尧臣 〔宋代〕
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
今年二月花偏早,发作无节雨与风。
前时晴明要寻赏,谓夸洛阳多不容。
我心岂是限南北,美好未必须深红。
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因君见赠又及此,莫怪还思涧水东。
去年三月我来到吴中,想要去看花,却没有人陪伴。今年二月花开得特别早,竟然在无节制的雨水和风中绽放。前些日子阳光明媚,我想去赏花,却听说洛阳的花多得不让人欣赏。我心中难道是受南北之限吗?美丽的花朵不一定非得是深红色的。姚黄和魏紫的花若是都有,春天的色彩定然可以充满整个天下。因为你赠送的花让我想起了这事,莫怪我还思念那涧水东流的情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云,号香严,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历吴中时,受到朋友的启发,表达了对花的喜爱和对赏花文化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赏花习俗的关注。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春日花木为主题,蕴含着对花卉的深切眷恋和对传统赏花文化的反思。诗中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显示了诗人独自游历的孤独感。接着转到今年二月,花开得特别早,结合天气的变化,描绘出春天的早来与花的急促绽放,给人一种时光飞逝、春意盎然的感觉。
而后,诗人引用洛阳的盛名,说明了他对花的欣赏不仅限于南北,而是更广阔的视野。姚黄和魏紫的提及,不仅是对花的赞美,也反映了对春天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越地域的审美情感。最后两句因朋友的赠花而引发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思乡之情,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花间一壶酒”的诗人形象,深刻而有趣,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姚黄”和“魏紫”分别指什么?
诗人对花的欣赏是否受到地域的限制?
诗中提到的“吴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