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公度以余尝语洛中花品而此邦之人多不敢言花》

时间: 2025-05-04 22:52:46

诗句

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

今年二月花偏早,发作无节雨与风。

前时晴明要寻赏,谓夸洛阳多不容。

我心岂是限南北,美好未必须深红。

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因君见赠又及此,莫怪还思涧水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52:46

原文展示

公度以余尝语洛中花品而此邦之人多不敢言花
梅尧臣 〔宋代〕

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
今年二月花偏早,发作无节雨与风。
前时晴明要寻赏,谓夸洛阳多不容。
我心岂是限南北,美好未必须深红。
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因君见赠又及此,莫怪还思涧水东。

白话文翻译

去年三月我来到吴中,想要去看花,却没有人陪伴。今年二月花开得特别早,竟然在无节制的雨水和风中绽放。前些日子阳光明媚,我想去赏花,却听说洛阳的花多得不让人欣赏。我心中难道是受南北之限吗?美丽的花朵不一定非得是深红色的。姚黄和魏紫的花若是都有,春天的色彩定然可以充满整个天下。因为你赠送的花让我想起了这事,莫怪我还思念那涧水东流的情景。

注释

  • 公度:指的是王公度,是诗人梅尧臣的朋友,文中提到的对话者。
  • 吴中:指的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著称。
  • 洛阳:古都洛阳,以花卉盛名。
  • 姚黄魏紫:指的是两种著名的花,姚黄指的是姚黄梅,魏紫指的是魏紫梅,都是春天盛开的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云,号香严,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历吴中时,受到朋友的启发,表达了对花的喜爱和对赏花文化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赏花习俗的关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春日花木为主题,蕴含着对花卉的深切眷恋和对传统赏花文化的反思。诗中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显示了诗人独自游历的孤独感。接着转到今年二月,花开得特别早,结合天气的变化,描绘出春天的早来与花的急促绽放,给人一种时光飞逝、春意盎然的感觉。

而后,诗人引用洛阳的盛名,说明了他对花的欣赏不仅限于南北,而是更广阔的视野。姚黄和魏紫的提及,不仅是对花的赞美,也反映了对春天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越地域的审美情感。最后两句因朋友的赠花而引发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思乡之情,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花间一壶酒”的诗人形象,深刻而有趣,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三月来吴中:交代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春日游玩的氛围。
  2. 欲拟看花无与从:表达了诗人想看花但无人陪伴的孤独感。
  3. 今年二月花偏早:描述了花开的时间比往年要早,暗示着气候变化。
  4. 发作无节雨与风:花在不适宜的天气下开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5. 前时晴明要寻赏:提到晴天时想去赏花,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6. 谓夸洛阳多不容:听闻洛阳的花名声大,但却隐含对其夸张的无奈。
  7. 我心岂是限南北:表示自己对花的欣赏不受地域限制。
  8. 美好未必须深红:传达了对花色的开放态度,认为美丽不拘一格。
  9. 姚黄魏品若尽有:提到两种著名的花,展示出赏花的丰富多彩。
  10. 春色定应天下空:暗示春天的美丽无处不在,超越地域。
  11. 因君见赠又及此:因朋友的相赠而联想到花的美丽。
  12. 莫怪还思涧水东:最后一句勾起思乡之情,情感更为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春色定应天下空”表达春天的美丽无处不在。
  • 对仗:如“姚黄魏品”,形成韵律感。
  • 拟人:花儿的开放与天气的联系,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生命,寄托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春色: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自然的轮回。
  • 涧水:象征思乡之情,流淌的水暗喻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姚黄”和“魏紫”分别指什么?

    • A. 两种著名的花
    • B. 两位历史人物
    • C. 两种饮料
  2. 诗人对花的欣赏是否受到地域的限制?

    • A. 是
    • B. 否
  3. 诗中提到的“吴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省
    • B. 浙江省
    • C. 福建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衰败,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寓 其三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题龙江 游祥云岩 湖山十景·南屏晚钟 戏城中故人 送池州一知客 客题青龙寺门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其八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二十首 其十 丹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省事宁人 想望丰采 衡纪 倚势欺人 釆字旁的字 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昭玉粹 绞丝旁的字 摈欲绝缘 腐索驭马 铁笛 至贞 廾字旁的字 食不兼肉 梦开头的成语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