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9:30
江上二首 其二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写信给家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邻里的担忧与关心。信中提到乡邻们因病和饥饿而苦楚,作者感到无能为力。尽管身在万里之外,身为游子,却更添忧虑之情。面对家乡的困境,谁能来关心救助呢?而自己身在他乡,内心感到羞愧。最后,夕阳西下,落在摇摇欲坠的小舟上,更增添了孤独的感受。
《江上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思乡之情的诗作。开篇以“书自江边使”引入,作者在江边写信,情感真实而细腻,展现了他对乡邻疾苦的深切关怀。在“乡邻病饿稠”中,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困境,令人感受到那种沉重的苦楚。接着“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将自我与他乡的距离感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家乡的无法援助的无奈与愧疚。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更是直抒胸臆,诗人虽身居异地,但内心对家乡的担忧如影随形,深刻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游子的责任感与悲痛。最后一句“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用景抒情,夕阳的孤寂与舟上的寂寞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碎的氛围,仿佛作者的眼睛也因忧愁而显得疲惫不堪。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深刻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乡土情怀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关怀与游子的孤独感,展现了王安石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诗中“乡邻病饿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补败今谁恤”中“补败”指的是什么?
“西南双病眼”中的“双病眼”意指?
王安石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虽然二者的情感基调不同,王安石更多的是个人的无奈与责任感,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前途的深沉忧虑。然而,两者都展现了强烈的社会关怀,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