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劝农二绝》

时间: 2025-05-09 19:16:56

诗句

长官诲汝亦谆谆,须信民生总在勤。

试诵殷盘豳七月,诗书即是劝农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16:56

原文展示:

劝农二绝 张榘 〔宋代〕 长官诲汝亦谆谆,须信民生总在勤。试诵殷盘豳七月,诗书即是劝农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长官教导你们也是十分恳切,必须相信民众的生活总是依赖于勤劳。试着诵读《殷盘》中的《豳七月》,诗书就是劝勉农耕的文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官:指地方官员。
  • 诲汝:教导你们。
  • 谆谆:恳切、不厌其烦的样子。
  • 民生:民众的生活。
  • 勤:勤劳。
  • 试诵:试着诵读。
  • 殷盘:指《尚书》中的《盘庚》篇。
  • 豳七月:指《诗经》中的《豳风·七月》篇,描述农事活动。
  •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等经典文献。
  • 劝农文:劝勉农耕的文章。

典故解析:

  •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古代农民一年四季的劳作和生活,是古代农耕文化的代表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农耕生活和社会教化,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农业和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榘在担任地方官员时,为了劝勉民众勤劳耕作,提高农业生产而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长官的口吻,恳切地教导民众要相信勤劳是改善生活的关键。诗中引用《豳风·七月》这一经典文献,强调诗书中的农耕知识和经验是劝勉农耕的重要资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义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农业和民生的重视,以及通过文化教育来提升社会生产力的理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长官诲汝亦谆谆”,通过长官的形象,表达了教导的恳切和重要性。
  • 第二句“须信民生总在勤”,强调了勤劳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性。
  • 第三句“试诵殷盘豳七月”,引用了经典文献,提供了学习和效仿的范例。
  • 第四句“诗书即是劝农文”,总结了诗书在劝勉农耕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

  • 引用典故:通过引用《豳风·七月》,增强了说服力和文化底蕴。
  • 直接教导:通过长官的口吻,直接向民众传达勤劳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文化教育和勤劳耕作来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强调了勤劳和学习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官:权威和教导的象征。
  • 勤:勤劳和努力的象征。
  • 诗书:知识和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豳七月”出自哪部经典文献? A. 《诗经》 B. 《尚书》 C. 《周易》 D. 《春秋》
  2. 诗中的“长官”指的是什么? A. 皇帝 B. 地方官员 C. 教师 D. 家长
  3. 诗中强调的改善生活的关键是什么? A. 勤劳 B. 财富 C. 权力 D. 知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诗经·豳风·七月》:详细描述了古代农耕生活。
  • 《尚书·盘庚》:讲述了古代君王的治国理念。

诗词对比:

  • 与《诗经·豳风·七月》相比,张榘的诗更加直接和现代,强调了文化教育的作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了解古代农耕文化和诗歌。
  • 《尚书》:了解古代政治和治国理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十首 其五 摸鱼儿·庚申七夕和白石韵 摸鱼儿 摸鱼儿 新河绘《吴江垂虹桥感旧图》嘱题 摸鱼儿 悼鹦鹉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摸鱼儿五首 其一 摸鱼儿 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一 摸鱼儿 吴清峙属题秋圃归帆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标社 色字旁的字 落结尾的成语 施恩不望报 枣园 麥字旁的字 旁门外道 倾耳侧目 量兵相地 佳丽城 包含诨的词语有哪些 不遑宁息 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遗典 稀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