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47
垂垂胡运风灯掣,不悟鼎中犹鱍剌。
后庭玉树不摇春,只看婆娑双勃脱。
提刀策马兆自南,梦中宿愤方深衔。
子生母死托诸母,祸既滋蔓难夷芟。
骨肉相残甚于寇,倒把太阿归女手。
宁能同死不同生,掎角亟图邻壤救。
奋戈秃体空无前,倾巢倒穴成播迁。
飘零左衽馀南冠,孙又生子罹腥膻。
回头九十年中事,水浅蓬莱人换世。
顺昌之捷金刀回,商虢破竹丘山颓。
韩刘亦复不世出,英勇弃捐如掷砾。
短檠伴语南迁话,泪眼不晴彻遥夜。
应是天归古汴都,却教胡羯先驱除。
这首诗描绘了南迁的艰辛与痛苦,开头提到胡运(外敌入侵)使得风灯摇曳,暗示危机四伏,众人却仍未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后面提到“后庭玉树不摇春”,象征和平的日子已不再,只有婆娑的舞姿仍在。诗人提到提刀策马,暗示为国而战的决心,然而梦中的愤懑却依旧深重。接着描述母亲的悲痛与家庭的破裂,强调内部分裂的伤害甚至超过外敌。诗中提到为救邻国而宁愿同死的决心,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最后,诗人回顾了九十年来的历史变迁,感慨世事如水,英雄辈出却又如尘土般易逝,最终在短檠下与人闲聊南迁之事,泪眼模糊,满是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
释居简,宋代诗人,以笔触细腻和情感真挚而闻名。其诗作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读南迁录》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南迁事件的反思,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以南迁为主题,展现了历史的悲剧与无奈。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在诗中,胡运的来临象征了外敌的侵扰,而对“后庭玉树”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昔日繁荣的无奈消逝。诗人将家庭的悲剧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揭示了内乱与外敌的双重压迫。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和感叹,也有对未来的警醒与反思。尤其在提到“骨肉相残”时,强化了内部纷争对于国家的伤害,令人深思。
在修辞上,诗人运用了比喻与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美,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诗的结尾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揭示了战争对家庭与社会的摧残,强调了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胡运”指的是什么?
“后庭玉树不摇春”中的玉树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骨肉相残”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