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陌上桑》

时间: 2025-05-02 01:07:35

诗句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

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7:35

陌上桑

原文展示

青青陌上桑,
叶叶带春雨。
已有催丝人,
咄咄桑下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桑树生机勃勃的景象,桑叶上沾满了春雨,展现出清新的气息。此时,已经有丝绸的采摘者在桑树下忙碌,他们正在催促着桑树下的工作,声音清晰可闻。

注释

  • 青青青:形容颜色鲜艳,充满生机。
  • 陌上:指田间小路,寓意自然和乡村生活。
  • :桑树,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养蚕。
  • 催丝人:指采摘桑叶、养蚕的人。
  • 咄咄:指声音响亮,形容催促的语气。
  • :说话,谈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乡村风景和劳动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在明代,养蚕和丝绸生产是重要的经济活动,诗人通过描写桑树和催丝人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风貌。

诗歌鉴赏

《陌上桑》是一首描绘春天田园风光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桑树的青翠和劳动者的勤劳。首句“青青陌上桑”以形象的描绘引入,青色的桑树与田间小路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叶叶带春雨”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滋润下的桑叶,暗示着生命的力量和生长的希望。

“已有催丝人”一语,转而描写了桑树的实际用途,表现劳动者的辛勤与生动的生活场景。在最后一句“咄咄桑下语”中,诗人通过声音的描绘增添了动态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首诗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青陌上桑:青色的桑树在田间小路旁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2. 叶叶带春雨:桑树的叶子上沾满春雨,表现了生机与希望。
  3. 已有催丝人:已经有了人在桑树下忙碌,暗示着劳动的场景。
  4. 咄咄桑下语:催促的声音清晰可闻,表现出劳动的紧张与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青青的桑树比喻生命的活力。
  • 拟人:催丝人似乎与桑树对话,增添了生动的场景。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桑树与劳动者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劳动的尊重,体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勤劳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农村经济和生活方式。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催丝人:劳动者的象征,体现了勤劳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青陌上桑”中的“青”指什么?

    • A. 颜色
    • B. 形状
    • C. 大小
  2. “已有催丝人”中的“催丝人”指的是什么?

    • A. 养蜂人
    • B. 采桑叶的人
    • C. 渔夫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田园乐》——王维

诗词对比

  • 《陌上桑》与《春晓》都描写了自然与劳动,但《陌上桑》更注重劳动者的细腻描写,而《春晓》则更关注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改诗 方寺丞除云台观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八 醉乡六言二首 挽李秀岩二首 叙伦五言二十首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四和 其一 挽林侍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度的词语有哪些 妖不胜德 作死马医 生活史 绞丝旁的字 好看 尣字旁的字 即里渐里 霍然 匸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碓房 包含徙的词语有哪些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人字头的字 冯谖三窟 呼马呼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