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所居三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句》

时间: 2025-05-01 03:27:35

诗句

昔我所居,巨室高门。

或出或处,笑傲乾坤。

终日熙熙,省定时昏。

致君泽民,北志常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7:35

原文展示:

昔我所居,巨室高门。
或出或处,笑傲乾坤。
终日熙熙,省定时昏。
致君泽民,北志常存。

白话文翻译:

以前我居住的地方,是一座大房子,门庭宽广。
有人进出,自得其乐,傲视天地。
整日热闹非凡,直到夜幕降临。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的志向始终不变。

注释:

  • :以前,往昔。
  • 巨室高门:指大而高的房屋,形容富贵人家。
  • 或出或处:有时进出,有时待在里面。
  • 笑傲乾坤:笑看天地,形容一种豁达的态度。
  • 终日熙熙:整天热闹繁忙。
  • 省定:指经过省察,确定。
  • 致君泽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 北志:志向向北,指向理想或追求。

典故解析:

  • 乾坤:指天地,常用作宇宙或世界的象征。
  • 致君泽民:出自《孟子》,强调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仲明,号澄洲,南宋时期的诗人和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昔日居所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了在繁华背后对责任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洪皓的《所居三章》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昔日生活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大房子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曾经的繁华与恣意。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未让他迷失,反而激发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中“致君泽民”一句,简练而有力,既是个人情怀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承诺。整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古诗的韵律美,而内容上又充满了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我所居,巨室高门: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的富丽堂皇的房子。
  2. 或出或处,笑傲乾坤:人们在此进出,享受生活,心态洒脱。
  3. 终日熙熙,省定时昏:形容忙碌而热闹的生活,直到夜晚来临。
  4. 致君泽民,北志常存:表达作者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志向永存不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或出或处,笑傲乾坤”,形成对称的结构。
  • 拟人:将生活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巨室高门:象征富贵与权势。
  • 熙熙:象征繁荣与热闹。
  • 泽民:象征对人民的关怀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洪皓的《所居三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2. “致君泽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享乐主义
    B. 社会责任感
    C. 消极态度

  3. 诗中“终日熙熙”表现了何种生活状态? A. 宁静
    B. 忙碌与热闹
    C.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洪皓与李白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洪皓更注重社会责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体的豪放与自由。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洪皓传记及其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中行(和黄复庵) 卜算子·凉挂晓云轻 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一翦梅(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三部乐(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 玉京谣·蝶梦迷清晓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松骨痒 徯志 百结衣 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治 爻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机事不密 犬马之报 无褒弹 麻字旁的字 威刑不肃 努筋拔力 包含瓦的成语 节威反文 耒字旁的字 包含隧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