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7:51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作者:吴文英
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
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
连歌数阕,皆清真词。
酒尽已四鼓。
赋此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
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
离亭黯黯,恨永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
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沈郎旧日,
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
九辩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剪烛,
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
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在吴江旁的小船上,夜晚我在僧人的窗前饮酒惜别。
我的朋友赵簿带着小妓女来陪着我饮酒。
我们连唱了几首,都是清真风格的词曲。
酒喝完时,已是四更天。
我赋这首词来饯行尹梅津。
送走客人吴皋,正是霜夜寒冷,
枫叶飘落在长桥上。
望着天空,视线无尽,背靠着城,渐渐迷失,
离亭的景象黯淡,怨恨漫长而遥远。
香气的翠色凋零,红衣也已老去,
黄昏的愁绪锁住了柳眉的尖端。
想念那瘦腰的沈郎,曾经系过兰桡。
仙人般的凤声轻咽琼箫,
怅惘的心情送远,
九辩的曲子难以召回。
醉意朦胧中,留恋那小窗剪烛,
歌声载满了我的恨意,飞向银色的天空。
素秋的氛围不懂带我随船而去,
败红的花瓣随着一片寒潮飘荡。
梦中翠翘的发,怨恨鸿雁经过南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文英,宋代词人,字子安,号山人,晚号虞山,擅长填词,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吴文英生活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他的作品常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传达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感和个人境遇。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词。诗人在夜晚与友人饮酒惜别时,情感的细腻与深邃让整首词充满了缠绵的哀愁。开头提到的“小泊”与“夜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这温暖的酒香中沉浸。随着词句的发展,远方的离愁渐渐显露,诗人以“霜夜冷”及“枫落长桥”的意象,描绘出凄凉的秋景,暗示着离别的苦涩。
“恨永迢迢”一句,更是将离别的痛感推向高潮,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映衬内心的愁苦。接下来关于“念瘦腰沈郎旧日”的回忆,唤起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感到一丝温馨却又无奈的惆怅。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通过“醉鬟留盼,小窗剪烛”的描写,展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过去的依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感人的情感交织,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自然的描写中,透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使这首词成为了传世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惜别,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霜夜冷”是为了表现什么情感?
词中“念瘦腰沈郎旧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我来到吴江之滨送客远行。正是初霜降落的时候,夜里透出阵阵寒冷,片片枫叶飘落在吴江长桥边。举目望天没有尽头,背后的城郭却越来越朦胧。送别的长亭景色暗淡,无尽的遗恨像碧水东流。岸边的荷叶已经枯萎,荷花也开始凋零。暮霭像片片愁云,笼罩在残柳枝头。思念腰肢消瘦的沈郎,过去也曾在此小泊,在江边系过兰木船舟。 饯别酒宴上,小歌女歌声美妙,好似弄玉吹箫作凤鸣一般。怎奈友人渐行渐远,纵然是宋玉的《九辩》,也无法解开这令人魂断的离情。歌女微醉顾盼间亦是情意流连,像是理解我们的心情,在小窗前频剪烛花,歌声里满含离愁别恨直飞九霄云外。悲愁伤别之情不知随客而去,只有衰败的红叶,在寒涛中追随着一叶小舟。梦幻中忽见鬓插翠翘的远方情人,料想那传递怨情的鸿雁已飞过了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