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28
原文展示:
贻文举 倪瓒 〔元代〕 波光浮翠阁,苔色上春衣。杨柳莺啼笛,樱桃鸟啄稀。荣名非所慕,登览意忘归。泖水宜修禊,重来坐钓矶。
白话文翻译:
波光映照着翠绿的阁楼,春衣上沾满了青苔的颜色。杨柳间莺鸟啼鸣,樱桃树上鸟儿啄食稀疏。对于荣华富贵并不羡慕,登高远望时心意忘返。泖水适合举行修禊仪式,再次来到这里坐在钓矶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260-1320),字元晖,号东篱,元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这首诗可能是倪瓒在游览泖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在游览泖水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诗中的“荣名非所慕”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图。首两句“波光浮翠阁,苔色上春衣”通过对波光和苔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中间两句“杨柳莺啼笛,樱桃鸟啄稀”则通过莺鸟的啼叫和鸟儿啄食樱桃的情景,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生活气息。最后两句“荣名非所慕,登览意忘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泊。通过对春日山水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留恋。诗中的“荣名非所慕”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波光浮翠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水面的光影和阁楼的色彩 B. 波光和翠阁的对比 C. 波光和翠阁的融合 D. 波光和翠阁的分离 答案:A
“荣名非所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名利的羡慕 D. 对名利的厌恶 答案:B
诗中的“泖水宜修禊”指的是什么? A. 泖水适合举行修禊仪式 B. 泖水适合钓鱼 C. 泖水适合游泳 D. 泖水适合划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