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38
陪冯使君游六首·锦沙墩
作者:贯休(唐代)
临水登山兴自奇,
锦沙墩上最多时。
虽云发白孤峰好,
其奈名清圣主知。
草媚莲塘资逸步,
云生松壑有新诗。
翛然别是神仙趣,
岂羡东山妓乐随。
全诗翻译:
登山临水,心情自是奇妙,
在锦沙墩上,游玩最是惬意。
虽然说那白发的孤峰美好,
但怎能与名清的圣主相比呢?
草木在莲塘旁显得生机盎然,
云彩在松林间涌现出新的诗意。
悠然自得,仿佛是神仙的趣味,
岂会羡慕东山的艳妓乐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字少微,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贯休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在描绘自然和隐逸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名利的淡漠。
贯休的《陪冯使君游六首·锦沙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开篇即以“临水登山”引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奇妙的心情。接着提到“锦沙墩”,这个富有色彩的意象让人想起了阳光照耀下的沙滩,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活力。
“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权贵的无奈与反思,尽管白发的孤峰象征着高洁,但与名清的圣主相比,似乎更显得无奈。接下来的描写“草媚莲塘资逸步”,通过草木的美丽和莲塘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最后,诗人以“翛然别是神仙趣”收尾,强调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完全不羡慕东山的妓乐。整首诗在对比中显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是一首颇具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锦沙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然美
C. 孤独
诗中提到的“东山”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贯休
C. 李白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淡泊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