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郁林八景诗 其一 瓯池春暖》

时间: 2025-05-06 03:00:27

诗句

西瓯池上蛟龙窟,龙气成云水自波。

蛟龙飞上九天去,春水茫茫奈若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27

原文展示:

西瓯池上蛟龙窟,
龙气成云水自波。
蛟龙飞上九天去,
春水茫茫奈若何。

白话文翻译:

在西瓯池的蛟龙窟里,
龙的气息化作云雾,水面泛起涟漪。
蛟龙飞升至九天之上,
春水浩浩荡荡,我该如何应对?

注释:

  • 蛟龙窟:传说中蛟龙的居所,象征神秘与力量。
  • 龙气:指龙的气息,寓意着生气和灵气。
  • 九天:古代对天的称谓,象征高远和辽阔。
  • 奈若何:古汉语中意为“怎么办”或“无可奈何”。

典故解析:

蛟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力量与变化,与水密切相关。该诗提及的“蛟龙”及其居所“窟”,暗示着春天将带来新的生机和变化。水的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生命的源泉和情感的流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邝元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变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瓯池”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开头两句通过“蛟龙窟”和“龙气成云”引入了神秘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中潜在的力量。诗人用“水自波”展现出水面荡漾的画面,不仅表现了春水的柔美,还意味着生机的涌动。接着,诗人描绘蛟龙飞升至“九天”,象征着一种向上的力量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春水茫茫奈若何”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思考,显示出诗人对春水浩荡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瓯池上蛟龙窟”: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象征着潜藏的力量。
    • “龙气成云水自波”:用云与水的结合展现了气息的流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蛟龙飞上九天去”:象征着春天的力量,带来希望与向上的动力。
    • “春水茫茫奈若何”:表达了对浩荡春水的感慨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泛起涟漪比作龙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 拟人:春水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其浩荡与无奈的情绪。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这首诗体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自然变迁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无常。

意象分析:

  • 蛟龙:象征力量与变幻,代表春天的生机。
  • 云水: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机,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九天:象征着遥远与希望,传达出向上的力量。
  • 春水:象征生命的源泉,表现出生机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蛟龙窟”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源泉
    B. 神秘的力量
    C. 春天的气息
    D. 高远的天空

  2. “春水茫茫奈若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瓯池春暖》均描绘春天的景色,但前者更注重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侧重于生机与变化的力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见诸生咏瓶中勺药聊为俪句示之 青草湖风泊同须竹与黄生看远汀落雁 咏菊答须竹 恺六种凤仙花盈亩聊题长句 哀管生永叙 山居杂体建除 新秋看洋山雨过 八月梨花 悼亡四首 其四 悼亡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所可否 包含弱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父亲节 飞箭如蝗 迥不犹人 函电交驰 人结尾的成语 亟务 取撮 榛曲 盘根问底 黽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单耳刀的字 包含萃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孑然一身 包含骨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