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7 08:34:55

诗句

珍重故人相许。

来向水亭幽处。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

无雨。

不比寻常端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55

原文展示:

如梦令
陈三聘 〔宋代〕
珍重故人相许。来向水亭幽处。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故人的珍重与思念,邀请故人来水边的亭子幽静之处相聚。文字间的金钗,象征着他们的情谊,正如在傍晚微微的热气中消散。今夜无雨,显得格外不同于平常的端午节。

注释:

  • 珍重:珍惜、重视。
  • 故人:老朋友、旧识。
  • 水亭:指水边的亭子,环境幽静。
  • 金钗:古代女子用的金器,象征情谊或爱情。
  • 微暑:微微的热气,形容傍晚的天气。
  • 无雨:没有雨水,天气晴好。

典故解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纪念屈原。词中提及端午,反映出词人与故人相聚的特殊日子,但此时的氛围却与寻常的端午不同,表达出一种恬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以细腻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珍视。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生活的恬淡。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表现深厚情谊的词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词的开头便用“珍重故人相许”直抒胸臆,表明了对旧友的重视和期待。接着,词人邀请故人到水亭幽处,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曾经的快乐时光。金钗的意象则暗示了情感的深厚,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留恋。最后的“无雨”,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天气,更寓意着一种清新与宁静,似乎在为这段情谊增添了一层温柔的色彩。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怀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和生活的美好瞬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故人相许:表达了对故人深厚的珍视与期待。
  2. 来向水亭幽处:邀请故人到水边宁静的亭子相聚,营造出一个幽静和谐的氛围。
  3. 文字间金钗:金钗象征着美好情谊,文字则是承载情感的工具,表明它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4. 消尽晚天微暑:描绘了傍晚温度的逐渐降低,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5. 无雨。无雨。:强调当时的天气晴好,象征着一种良好的心境。
  6. 不比寻常端午:与传统的端午节日气氛形成对比,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钗比喻情感的珍贵。
  • 对仗:如“无雨”与“无雨”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珍惜故人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幸福时光的回忆,反映了在繁忙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亭:象征幽静、和谐的环境,适合交谈和思念。
  2. 金钗:代表珍贵的情感与美好回忆。
  3. 微暑:体现出晚间的安宁和生活的恬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钗”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情谊
    • C. 美丽
    • D. 权力
  2. 诗人邀请故人去哪里相聚?

    • A. 山顶
    • B. 水亭
    • C. 庭院
    • D. 酒家
  3. 诗中的“无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烦闷
    • B. 安宁
    • C. 悲伤
    • D. 热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三聘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了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思考与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相关查询

渭河道中 其二 悼白云 春晚客怀 其六 庐山行送行 秋夜雨·秋夜雨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八 旅次 掩关 重午次韵敬常叶公 送大机上白云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匡时 見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棕编 驹犊 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开头的成语 霸下 九牛一毫 三台八座 芬若 反文旁的字 包含旅的词语有哪些 诛求无已 毛字旁的字 手下留情 洞彻事理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