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送春日作》

时间: 2025-05-01 13:46:43

诗句

糁径落红无数。

满目柳烟飞絮。

风雨几曾晴,过了莺花时序。

春去。

春去。

啼彻一声杜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4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送春日作
作者:叶绍本 〔清代〕

糁径落红无数。
满目柳烟飞絮。
风雨几曾晴,
过了莺花时序。
春去。
春去。
啼彻一声杜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雨纷飞,落花满地。眼前满是柳树的烟雾和飞扬的絮毛。春天的风雨几次未曾晴朗,已经过了莺鸟和花开繁盛的时节。春天已经过去,春天真的走了,杜鹃啼叫,声声凄切。

注释:

  • (shǎn):指以细雨或轻风扫过。
  • 落红:指落下的花瓣。
  • 柳烟:形容柳树枝条随风摇曳,像烟雾一样。
  • 飞絮:指柳絮飘飞,春天的特征。
  • 杜宇:即杜鹃鸟,古时被称为“杜鹃”,其啼声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绍本,清代诗人,生于嘉庆年间,擅长描写风景和抒发情感,作品常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日,在春天即将远去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 送春日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之情。开头两句“糁径落红无数,满目柳烟飞絮”以细雨中的落花和飘飞的柳絮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富有生机的春日画面。诗人用“风雨几曾晴”一句,暗示了春天的多变,感叹春天的短暂。接着,诗人用“过了莺花时序”来说明春天已经走过了最美的时光,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流逝。结尾的“春去,春去,啼彻一声杜宇”,更是将对春天的告别推向高潮,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充满了凄楚与伤感。整首词语句简练,情感深厚,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流逝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糁径落红无数。”:细雨洒落,花瓣纷纷而下,形成一条满是花瓣的小径。
  2. “满目柳烟飞絮。”:柳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像烟雾一样,飞扬的柳絮让人心生怅惘。
  3. “风雨几曾晴,”:反复的风雨,春天的晴朗时光屈指可数。
  4. “过了莺花时序。”:春天的鸟鸣与花开已经过去,时光一去不复返。
  5. “春去。”:春天已经离去。
  6. “春去。”:重申春天的离去,增强情感的强度。
  7. “啼彻一声杜宇。”:杜鹃鸟的啼叫清晰而凄切,是春天结束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目柳烟”中,将柳树的摇曳比作烟雾,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重叠:反复的“春去”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之情,借自然景象抒发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美好时光的消逝。
  • 柳烟: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杜宇: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悲伤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糁径”是什么意思?
    A. 撒盐
    B. 细雨
    C. 细风

  2. 诗中提到的鸟是?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欢愉
    B. 对春天流逝的惋惜
    C. 对夏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叶绍本的《如梦令 送春日作》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季节流逝的感慨,但叶绍本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短暂与美好,陆游则更多地反映了秋天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得浓字)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题铁门关楼 鼓吹曲辞 其六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登嘉州凌云寺作 送襄州任别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券内 小惩大戒 亅字旁的字 渊图远算 包含恪的词语有哪些 头上安头 弋字旁的字 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毁誉不一 前仆后继 陆浑 无字旁的字 钤韬 哼哈 旡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爱之必以其道 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