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侧金盏》

时间: 2025-05-02 17:35:50

诗句

圆模罗列占东篱,西帝赐来宫样奇。

疑是花神清酌罢,尽教放处不妨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5:50

原文展示

侧金盏
作者: 史铸 〔宋代〕

圆模罗列占东篱,
西帝赐来宫样奇。
疑是花神清酌罢,
尽教放处不妨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雅的场景,圆形的金盏在东篱边整齐地摆放着,仿佛是西方皇帝赐予的宫廷珍品。这金盏让人怀疑是花神在清酌后遗留下来的,随意放置在这里,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1. 侧金盏:侧面放置的金色酒杯,象征美酒和雅致生活。
  2. 圆模罗列:圆形的模具整齐地排列,形容金盏的规整。
  3.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或隐逸的生活。
  4. 西帝:指西方的皇帝,暗指外来文化的影响。
  5. 花神:传说中的花神,象征美丽的事物和艺术。
  6. 清酌:指用清酒品尝,描绘一种清雅的饮酒场景。
  7. 放处:放置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西帝”可能暗示了宋代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体现了文化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用意象和修辞手法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侧金盏》是一首表现优雅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赞美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金盏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安静、清雅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圆模罗列占东篱”引入,展现了金盏的整齐和美丽,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庭院,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提到“西帝赐来宫样奇”,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暗示着一种珍贵和非凡的美感。

而“疑是花神清酌罢”,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仿佛这金盏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与花神的艺术气息相互交融。最后一句“尽教放处不妨歌”则以一种轻松的语气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仿佛在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总是值得歌唱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圆模罗列占东篱:描绘金盏在东边篱笆旁整齐排列的情景,强调了整齐与美观。
  2. 西帝赐来宫样奇:西方皇帝赐予的珍品,暗示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珍贵的品质。
  3. 疑是花神清酌罢:金盏让人联想到花神,表现出一种艺术化的意象,提升了诗的内涵。
  4. 尽教放处不妨歌:提到随意放置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传达出乐观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盏比作花神留下的美好事物,强调其珍贵性和美感。
  • 拟人:花神的形象被赋予情感,使得金盏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充满情感的存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盏:象征奢华与美好生活。
  2. 东篱:代表隐逸与自然生活的理想。
  3. 花神:象征美丽和艺术的灵感。
  4. 清酌:代表优雅的饮酒方式,体现生活的品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帝”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影响?

    • A. 经济
    • B. 文化
    • C. 政治
    • D. 农业
  2. 填空题:诗中“圆模罗列占__”的下一句是什么?

  3. 判断题:诗中传达出的情感基调是悲观的。 (对/错)


答案:

  1. B. 文化
  2. 东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酒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更加注重个人的孤独与豪情。而史铸的《侧金盏》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体现了更为轻松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的魅力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其四 郫县赠张羽丰明经,名铸,贡生 浪淘沙 月下闻琴 浪淘沙  清明 浪淘沙 怀辟支湘中 浪淘沙·酒后感秋 浪淘沙 浪淘沙 村居感怀 浪淘沙 牧子卧牛背晚归 浪淘沙令 浪淘沙 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围翠绕 轰雷贯耳 閠字旁的字 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使酒仗气 镇物 鹫堞 X刀 力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身裁 糖舌蜜口 以一警百 韦字旁的字 进禄加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