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22:11
一曲倚铜琶。浊酒能赊。醉来才卷绿窗纱。不听秋声吹落叶,忘却天涯。琴剑负年华。鬓影空嗟。思量佳节近黄花。海燕别人何处去,一样无家。
一曲悠扬的铜琶伴奏,浊酒可以延续欢愉。醉酒之中才卷起绿窗的纱帘,不去听那秋风吹落的树叶,仿佛忘却了遥远的天际。琴剑都承载着光阴的流逝,鬓角的影子空自叹息。想到佳节即将来临,正值菊花盛开之际,但海燕却不知飞向何处,竟然和我一样无家可归。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创作风格多样,擅长词曲,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重阳佳节前夕,诗人酒后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感受到浓厚的秋意与节日的临近,却又因自身的漂泊无依而感到无奈与惆怅。
《浪淘沙·酒后感秋》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感慨与思绪,透过悠扬的音乐与醉酒的状态,诗人将自己与秋天的意象结合,展现出一种既享乐又惆怅的情感。诗中“醉来才卷绿窗纱”一语,生动地描绘了醉酒后轻松愉悦的状态,而“忘却天涯”则流露出对生活的随意与放纵。随着秋声的描写,诗人又回归到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尤其是“海燕别人何处去,一样无家”的句子,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孤独和漂泊的感受。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欢愉与惆怅之间摇摆,似乎在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的同时,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感。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无家可归的惆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与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铜琶
C. 笛子
D. 琵琶
“醉来才卷绿窗纱”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放松与愉悦
C. 孤独
D. 思念
诗人提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潘飞声的《浪淘沙·酒后感秋》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漂泊的情感,而苏轼则更多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