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香第一亭三首》

时间: 2025-04-23 16:17:55

诗句

松楸深拥若堂封,仙树婆娑八月风。

奕叶儿孙高处折,人间别有广寒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7:55

原文展示:

松楸深拥若堂封,仙树婆娑八月风。
奕叶儿孙高处折,人间别有广寒宫。

白话文翻译:

松树和楸树深深环绕,像是封闭的厅堂;
仙树在八月的微风中摇曳生姿。
那茂盛的叶子仿佛是儿孙在高处折下的,
人间别有一处如广寒宫般的胜地。

注释: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见的树种,象征坚韧和长寿。
  • 深拥若堂封:深深环绕,像被围住的厅堂。形容树木茂密。
  • 仙树:指神仙所栽种的树,具有灵气。
  • 婆娑: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奕叶:繁茂的叶子,像是儿孙在高处折下的。
  • 广寒宫:指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美丽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褧(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创作风格受宋代影响,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融合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迁之际,诗人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天香第一亭三首》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首句“松楸深拥若堂封”,通过将松树和楸树描绘成环绕的厅堂,展现了自然的包容与宁静。接下来的“仙树婆娑八月风”,则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灵动相结合,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机的仙境。

诗中“奕叶儿孙高处折”一句,传达出一种代际相传的温情,既展示了自然的繁茂,也隐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结尾的“人间别有广寒宫”,更是将人间与仙境的美好相互连接,暗示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宛如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令人神往。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理想和永恒美好的追求,传递出一种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楸深拥若堂封:描绘了松树与楸树的茂密,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宁静的环境。
  • 仙树婆娑八月风:展示了八月微风中仙树的轻盈与灵动,增加了诗的活泼感。
  • 奕叶儿孙高处折:以儿孙的形象比喻茂盛的叶子,表达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人间别有广寒宫:将人间与理想中的仙境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楸比喻为厅堂,形象生动。
  • 拟人:仙树在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每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楸: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长久。
  • 仙树: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象征。
  • 广寒宫:象征着梦幻与追求的理想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松楸深拥若堂封”中“堂封”指的是什么? A. 厅堂被封闭
    B. 一种建筑风格
    C. 自然景观

  2. “人间别有广寒宫”中的“广寒宫”指代什么? A. 宫殿
    B. 月宫
    C. 仙境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感慨
    B. 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风格更为豪放。
  • 杜甫的《春望》则结合了社会背景,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宋元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 湘中杂咏十绝 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喜晴 春日即事四绝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其一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湘中杂咏十绝 春兴二首 夜宿闵滩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贯穿驰骋 逻娑 遥念 几结尾的成语 出奴入主 叫街 剔团坘 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一男半女 齒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包含哑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电火行空 寝事 折冲御侮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