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13
过了蚕眠,又看桐乳,小园春意初寂。
浴佛西庵,放生东寺,信步东西閒适。
竹林煨笋,新火就石间敲击。
倩妇移瓜,催儿理钓,课童收麦。
佛桑载来远驿。记饥驱蛮江行役。
今日绕阑红处,閒身岸帻。
便约邻翁快饮,向老瓦盆中泻香液。
入馔银鲥,腻膏鲜滴。
过了蚕的睡眠,又看见桐树的果实,小园中春天的气息刚刚开始显现。
在西边的庵里沐浴佛像,东边的寺庙放生,随意地走在东西之间,悠闲自得。
竹林中煮笋,新火在石间敲打。
美丽的妇人移走西瓜,催促孩子们整理渔具,教导童子们收麦。
佛桑从遥远的驿站运来,想起饥饿时驱赶蛮族江上的行役。
今天在栏杆红处闲游,轻松地戴着斗笠。
就邀请邻居翁快意饮酒,向老瓦盆中倾倒香液。
银鲥入菜,肥腻的汁液滴落。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情味的向往。
《天香 其一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春日场景。诗的开头通过“过了蚕眠,又看桐乳”引入春的主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复苏。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信步闲逛的画面,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竹林煮笋、新火敲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活力的气氛。诗中还描绘了生活的细节,诸如美丽的妇人移瓜和小孩们忙碌的身影,传递了温暖的人情味。最后,通过与邻翁的饮酒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代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信步东西闲适”体现了诗人自在的心境;“银鲥,腻膏鲜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食物的诱人感觉。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和谐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浴佛”指的是什么?
诗中“倩妇移瓜”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王策的《天香》更侧重于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腻与和谐,而王维则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对前途的不安。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清代诗人与唐代诗人在写作风格与主题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