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56
《木兰花慢 其二 帘下美人》
作者: 徐石麒
问湘妃何事,提掇尽,古今情。
把绿玉千条,红珠万颗,织作愁城。
无端障风掩月,向青闺终日锁娉婷。
最是玲珑色笑,耐人影响推评。
琅疑听玉钩声。幸一见分明。
想得意看花,留心放燕,纤手曾擎。
东风只须半晌,漫安排银蒜押双。
扫却满街明月,放他一点灯青。
问湘妃她在思念什么,古今情感都已倾注。
用千条绿玉和万颗红珠,编织成愁苦的城墙。
无缘无故遮挡风月,青闺中整日锁住了她的美丽。
最是那玲珑的笑容,耐人寻味而令人评说。
琅琅的玉钩声中,我幸好清楚地见过她。
想起那得意的看花情景,留意小燕子飞翔,纤纤玉手曾经托起。
东风只需短短的时间,就可以随意安排银蒜成双。
扫去满街的明月,只留下一点青色的灯光。
徐石麒,是明代著名的词人,擅长于词和诗的创作。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本词创作于明代,正值诗词繁荣时期,徐石麒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美人,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木兰花慢 其二 帘下美人》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全词以问句开篇,展现了对美人的思念与关怀。作者通过“问湘妃何事”引出了对古今情感的探讨,显示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底蕴。接着,词中用“绿玉千条,红珠万颗”来形象地描绘美人的华丽装饰,与“愁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美丽背后的愁苦和孤独。
在“无端障风掩月,向青闺终日锁娉婷”一句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无法掌控的情感,青闺的锁闭象征了美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封闭和压抑。而“玲珑色笑,耐人影响推评”则展现了美人微笑的动人之处,仿佛在暗示她的美丽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
整首词使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流畅的音韵,使得诗歌充满了音乐感和画面感,呈现出一种柔美而又哀伤的情绪,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问湘妃何事,提掇尽,古今情。
这是一个引入句,问湘妃为何愁苦,表露出对她的关心。
把绿玉千条,红珠万颗,织作愁城。
形象地描绘了美人的华丽外表,但这些华丽却织成了愁苦的城墙。
无端障风掩月,向青闺终日锁娉婷。
表达了美人被困于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是玲珑色笑,耐人影响推评。
赞美美人的笑容,令人陶醉,值得细细品味。
琅疑听玉钩声。幸一见分明。
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想得意看花,留心放燕,纤手曾擎。
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东风只须半晌,漫安排银蒜押双。
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随意安排,暗含对生活的期待。
扫却满街明月,放他一点灯青。
结尾处扫去明亮的月光,只留下点滴灯光,表现出对夜晚美好情景的珍视。
本词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内心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扰。
湘妃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孤独
B. 财富和地位
C. 忍耐和隐忍
D. 冒险和自由
“绿玉千条,红珠万颗”中“绿玉”与“红珠”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华丽与愁苦
C. 战争
D. 自由
整首词的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伤感
C. 平淡
D. 激昂
徐石麒的《木兰花慢 其二 帘下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注重语言的清丽与情感的细腻,徐石麒的则结合了更多的意象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