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岁晚书事十首》

时间: 2025-04-29 19:03:07

诗句

细君炊秫婢缲丝,彩胜酥花总不知。

窗下老儒衣露肘,挑灯自拣一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3:07

原文展示:

细君炊秫婢缲丝,彩胜酥花总不知。窗下老儒衣露肘,挑灯自拣一年诗。

白话文翻译:

细君在厨房里煮着稻米,丫鬟们忙着拉丝缝衣,窗下的老儒生衣服袖子露出肘部,挑灯独自挑拣着一年的诗篇。

注释:

  • 细君:指年轻的妻子或女子,通常用以称呼贤良的妻子。
  • 炊秫:炊指烹调,秫是稻米的一种,意指煮稻米。
  • :指女仆或丫鬟。
  • 缲丝:拉丝,通常指用手工纺纱。
  • 彩胜:指色彩鲜艳的花朵或装饰。
  • 酥花:一种糕点,形状如花,松软可口。
  • 老儒:指年长的读书人或学者。
  • 露肘:袖子短到露出肘部,形象化地表现出生活的朴素和简陋。
  • 挑灯:指在灯下挑拣,形容夜晚学习或创作的情景。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士人生活的朴素与勤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瑶山,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怀、咏物为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末,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去一年的回顾,表达了对学问和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充实的家居环境。开头两句描绘了妻子和丫鬟的忙碌,展现了家庭生活的琐碎与温馨,细君在厨房中忙碌,象征着贤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而丫鬟的工作则显示出家庭的繁忙和生活的从容。

后两句转向老儒生,强调他在灯下挑拣诗篇,表明了即便生活清苦,知识的追求与精神的富足仍然是他不懈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突显出士人对于学术的执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生活哲学,表明即使是生活琐事,也未能阻挡诗人的创作热情。

整首诗体现了士人对家庭、生活和学问的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自持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君炊秫婢缲丝:画面生动,细君(妻子)与婢女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日常忙碌。
  2. 彩胜酥花总不知:通过对美食的描写,突显出生活的丰盈,但同时又是一种无奈的感叹,显示出生活琐事的繁杂。
  3. 窗下老儒衣露肘:通过老儒穿着朴素的描写,体现了士人的清贫与节俭。
  4. 挑灯自拣一年诗:在夜晚挑灯工作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努力。

修辞手法:

  • 对比:家庭的琐碎与个人的学问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老儒的形象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坚持,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在努力学习与创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呈现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文化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君: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老儒:象征知识的力量与文化的传承。
  • 挑灯:象征夜晚学习的勤奋与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君”指的是: A. 妻子 B. 母亲 C. 姐姐 D. 丫鬟

  2. “挑灯自拣一年诗”中的“挑灯”意指: A. 上灯 B. 关灯 C. 在灯下学习 D. 休息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C. 对政治的批判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刘克庄的诗更为朴素,注重生活细节与内心的修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和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情境与个人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蜡梅四绝句 客里 康州小舫与耿伯顺李德升席大光郑德象夜语以 均台辞二首 均台辞二首 绝句 拒霜 试院书怀 试院春晴 食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蜂媒蝶使 封冻 公酒 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灯池 昭情 示字旁的字 半筹不纳 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铁心石肠 包含沃的词语有哪些 生不遇时 糹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私情密语 故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