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饶司理端学》

时间: 2025-05-04 02:50:30

诗句

一郡夸饶掾,才名果不虚。

忽闻归去勇,极恨往还疏。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

京华逢友旧,为说闭门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0:30

送饶司理端学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一郡夸饶掾,才名果不虚。
忽闻归去勇,极恨往还疏。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
京华逢友旧,为说闭门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位饶司理在一郡中受到称赞,才能和名声果然没有虚假。
忽然听说他勇敢地归去,我感到非常遗憾与他往来的疏远。
囚徒的品德如同公平,而奴隶却承担着性理的书籍。
在京城遇到旧友,只好谈论他闭门不出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饶掾: 饶是地方名,掾是官职名,指的是地方官员。
  • 归去勇: 指他勇敢地返回故乡。
  • 极恨: 极为恨恶。
  • 囚戴: 指囚徒,强调其品德。
  • 性理书: 指哲学和伦理的书籍。
  • 闭门居: 指闭门不出,隐居生活。

典故解析:

  • 此诗中的“闭门居”可能暗指隐士生活或不愿参与世俗纷争的态度,是对朋友生活方式的叹息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匡,号景莼,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后因政治变动而退隐,作品多以抒情、感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勇气和自己面临的疏离感到惋惜,体现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饶司理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夸饶掾”来描绘饶司理在郡中受到的赞誉,显现出他才华横溢的形象。接下来的“忽闻归去勇”,则传达了诗人对其勇敢归乡的钦佩与对自己关系疏远的惋惜,折射出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一句,借用囚徒与奴隶的形象,映射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人格与道理的追求。最后一句“京华逢友旧,为说闭门居”则通过与旧友的相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共鸣与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交织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郡夸饶掾,才名果不虚: 描述饶司理在一郡的声誉,表明他的才华与名声是实至名归的。
  2. 忽闻归去勇,极恨往还疏: 突然听说他勇敢地回乡,诗人因此感到遗憾与疏远。
  3.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 以囚徒与奴隶来比拟,反映出对道义与理性的追求。
  4. 京华逢友旧,为说闭门居: 在京城遇见老朋友时,谈论的是他隐居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将囚徒与奴隶作为比喻,表现对社会道德的批判。
  • 对仗: 诗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自身的羁绊,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饶掾: 象征着才华与荣耀。
  • 囚徒: 暗示对道德的追求与反思。
  • 奴隶: 代表社会底层的压迫与无奈。
  • 闭门: 体现隐居与对世俗烦扰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饶掾”指的是哪种身份? A. 地方官员
    B. 农民
    C. 商人

  2. 诗中“极恨往还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遗憾
    C. 忧伤

  3. “囚戴公平德”中的“囚戴”是指? A. 拘留者
    B. 学者
    C. 官员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为沉重。
  • 王维的“终南山”: 追求隐居生活的理想,反映出更为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徐子容少府溪山垂钓长卷 春晓斋中作 忆长安旧游 其二 忆长安旧游 其一 蟋蟀 明月 送人南游寄题金山寺 昔游 赠春航 隔浦莲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犹豫狐疑 玄字旁的字 药笼中需 握蛇骑虎 門字旁的字 包含屯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幽痗 滂沱大雨 魄荡魂飞 挨门挨户 力字旁的字 二八佳人 片子地 包含展的成语 息债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