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05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曹勋 〔宋代〕
真如山中龙象宅,
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
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
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
台前璧月连天白。
在真如山中,龙象居住的地方,
前后都是来此修禅的客人。
珍公提唱着对本心的领悟,
一指之间不留下一棵庭下的柏树。
我来到这里,春天的梅花已经盛开,
依然品味灵泉,饮着寒碧的水。
我会在海印发光的时刻,
看到台前的明月与天相连,洁白无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曹勋游历真如山般若台时,受其环境和禅宗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真如山般若台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幽而深邃的禅宗环境。开头“真如山中龙象宅”,以龙象作为象征,引出这一处宁静的修行之地,暗示这里是心灵的栖息地。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幅禅客聚集的场景,展现了修行者们的精神追求。珍公的出现不仅是对智慧的向往,也是对自我本心的探索。
诗中“我来春事梅已玉”,通过梅花的盛开寓意春天的生命力,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灵泉酌寒碧”,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泉的向往,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结尾的“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与诗人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心灵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龙象宅”指的是什么?
A. 人们居住的地方
B. 禅宗的象征
C. 自然景观
“珍公提唱悟本心”中“悟”指的是什么?
A. 学习
B. 领悟
C. 观察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