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36
临终诗
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
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悯。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临终之际,生命无余,事业总会有结束的一天。
嵇公的道理已经迫在眉睫,霍去病的生命也已经陨落。
凄凉的霜后柏树,摇曳在冲击的风中。
我们相遇究竟要到何时,生死长短都不值得怜悯。
我怨恨我的志向高远,却无法在岩下得以隐没。
送走心灵的觉悟,痛苦已久我忍耐。
只愿在来世,怨恨与亲情同心共鸣。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才华出众和对山水诗的贡献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首临终诗反映了诗人临死前的感慨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理想未遂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生死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临终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即以“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引入,直接点明生命的无常,强调每个人都难以逃避死亡。接着,诗人提到历史人物嵇公与霍去病,象征着智慧与勇敢的结合,然而即使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也难逃一死,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感。
在诗的中段,“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借助自然景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最后,诗人渴望在来世能与怨恨与亲情共存,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遗憾的交织。整首诗通过悲凉的语调与细腻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整首诗歌围绕生命的短暂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嵇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用“凄凄”形容什么?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