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8
逢南中使寄岭外故人
常衮 〔唐代〕
见说南来处,苍梧指桂林。
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
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
信回人自老,梦到月应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远心。
炎方难久客,为尔一沾襟。
听说南方来的人,苍梧山指向桂林。
秋天过去后天气更暖,边海的日子长满阴影。
巴蜀的道路云层缭绕,蛮乡的洞穴深邃。
信件往返已久,人与人之间渐渐老去,梦里月光应当沉寂。
碧水流淌带来春色,青山寄托着我远方的心情。
在炎热的南方难以久留,特意为你沾湿衣襟。
常衮,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留传,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此诗写于作者与故人相隔千里,思念之情难以抑制,通过南方使者寄情于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以南方的使者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通过“见说南来处,苍梧指桂林”引出南方的景象,苍梧山与桂林的指引,暗示了故人可能的去向。接着,诗人描绘了南方的秋天更暖和、日子渐长的景象,传达了南方的温暖与生机。
“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诗人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巴蜀的云雾与蛮乡的深邃,形成了一种对遥远地区的描绘和神秘感。接下来的“信回人自老,梦到月应沈”,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信件的往来似乎只带来了无尽的思念,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加显著。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远心”则转向自然景象,青山碧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思念的寄托。最后一句“炎方难久客,为尔一沾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挂念,渴望能为其流露感情的心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给读者以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方的自然景象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与思念,唤起了读者对友情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代哪个地方?
诗中“信回人自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为尔一沾襟”中“沾襟”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