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28
竹溪双渡涨溪流,
草绿寒烟拂拳头。
马足欲前还又却,
数湾春水冷于秋。
这首诗描绘了竹溪两岸在涨水时的景象,溪水流淌,草色青翠,寒烟轻轻拂过手掌。马儿似乎想往前走,但又停住了脚步,几弯春水比秋水还要寒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特定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春水、马匹及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作者介绍
吴观域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以竹溪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
《二赞行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竹溪的春日情景。诗句虽短,但意象丰富,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的“竹溪双渡涨溪流”设定了整个场景的基调,水流的涨落和渡口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春水的活力与流动。而“草绿寒烟拂拳头”则通过对颜色和气候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寒意交织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马足欲前还又却”描绘了马匹的犹豫,似乎在表达对前路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暗示出一种人生的哲理,面对选择时的踌躇与反复。而最后一句“数湾春水冷于秋”,则是对自然状态的进一步反思,春水的寒冷相比于秋水更加深刻,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未尽的寒意,隐喻着生命的复杂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流是哪一个季节的?
“马足欲前还又却”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寒烟”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观域的《二赞行桥》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吴观域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观察,而杜甫则融入了更多的历史与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提供了对《二赞行桥》的全面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