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7
金缕曲
作者: 金兆蕃 〔清代〕
何处高阳里。
驾云车蓬莱远近,旧乡临睨。
心怵流亡留苦语,
犹憾东风卷地。
沈痛似放翁家祭。
不觉枯蚕丝将尽,
为州贤蠹口争名氏。
金石友,竟君志。
莫嫌怫郁私门誓。
最难忘荷衣人在,
寒机声里。
幸得灵鹣相慰藉,
又是病鹃憔悴。
况望断金环再世。
径欲呼天天难问,
挽崦嵫日照删丹水。
身世恨,有如是。
这首诗的开头询问高阳之地在哪里,接着描绘驾着云车的蓬莱在远近之间,旧乡在眼前。诗人感到流亡中的心情苦涩,仍然怀念东风卷地的情景。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对放翁家祭的痛苦感受,不觉间如同枯蚕丝将尽,因而为了名声而争斗。金石之友,实在是为了君子的志向,不要怨恨我对私门的誓言。最难忘的是荷衣人的存在,在寒冷的机声中。幸好有灵鹣相互慰藉,但又是病鹃的憔悴。更何况望断金环的再世,想要呼喊却不知天问,挽留那夕阳照耀的丹水。身世的怨恨,至此如是。
作者介绍:金兆蕃,清代诗人,字子贞,号天山,代表了清代文人的风范。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情感交织,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金缕曲》以抒情的方式,深刻表达了诗人在流亡生涯中的复杂心情。开篇即以“何处高阳里”引入,展现了对理想境地的追寻。诗人驾云车于蓬莱之间,形成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错的境地。随着诗意的发展,流亡的苦楚与对故乡的思念逐渐显现,东风卷地的意象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
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时,诗人引用“放翁家祭”,此处不仅仅是对陆游的怀念,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中提到的“金石友”,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反映出他对理想志向的执着。结尾部分,诗人感叹身世的恨,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故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情感复杂而深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友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阳”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理想境地
C. 现实生活
D. 自然景色
“沈痛似放翁家祭”中“放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寒机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自豪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