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庵八十七诗》

时间: 2025-04-24 15:43:12

诗句

一番诗历又新年,八十七回秋月圆。

桂老欲飘云外子,鹤飞不尽海南天。

成仙自有松乔骨,问道谁当杖几筵。

遥忆庆堂簪佩合,兰桡重系竹西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3:12

原文展示:

定庵八十七诗
作者: 顾清
一番诗历又新年,
八十七回秋月圆。
桂老欲飘云外子,
鹤飞不尽海南天。
成仙自有松乔骨,
问道谁当杖几筵。
遥忆庆堂簪佩合,
兰桡重系竹西偏。

白话文翻译:

这一轮诗歌又迎来了新年,
已是第八十七次与秋月相逢。
桂树已老欲随云而逝,
仙鹤飞翔不尽海南的天空。
成仙的人自有松树般的高洁,
问道的人又有谁能在几案上品茶?
遥想庆堂里簪子和佩饰相合,
兰舟又重新系在竹西的水边。

注释:

  • 桂老:指桂树,常用以象征高洁、优雅的品格。
  • 云外子:意为飘向云外的事物,暗指不羁之志。
  • 鹤飞海南天:鹤象征长寿与高洁,海南天指广阔的天空。
  • 松乔骨: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乔指高大的树木。
  • 杖几筵:杖指手杖,几筵指茶几,问道常与品茶、闲谈结合。
  • 庆堂:指宴会、聚会的场所。
  • 兰桡:兰舟,指美丽的船只,桡是船桨,重系指重新系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清,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定庵八十七诗》创作于作者八十七岁之际,正值人生的晚期,诗中融汇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简洁明了,以“新年”、“秋月”作为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于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顾。尤其“八十七回秋月圆”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诗人的人生反思。

接下来,诗人以“桂老欲飘云外子,鹤飞不尽海南天”来展现他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桂树和仙鹤象征着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升华。后面的“成仙自有松乔骨”,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诗人通过自然物象表达了自己对成仙之道的向往。

最后两句“遥忆庆堂簪佩合,兰桡重系竹西偏”通过回忆往昔的聚会场景,唤起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怀念,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探讨,展现了顾清高远的精神追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番诗历又新年:诗人以新年为开端,揭示出轮回与再生的主题。
  2. 八十七回秋月圆:指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熟,强调了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3. 桂老欲飘云外子: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的追求,桂树象征着诗人的理想。
  4. 鹤飞不尽海南天:鹤象征长寿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5. 成仙自有松乔骨:强调成仙需要坚韧的品格,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坚持。
  6. 问道谁当杖几筵:探讨了求道之人,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7. 遥忆庆堂簪佩合:通过回忆来唤起对旧时光的怀念,展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8. 兰桡重系竹西偏:兰舟重系,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树、仙鹤比喻为理想与追求,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桂老”与“鹤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桂树、松树、鹤等都具象征意义,表达了诗歌的深层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优雅。
  • :象征长寿与超脱。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十七回秋月圆”暗示了什么?

    • A. 诗人的年纪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诗的数量
    • D. 以上皆是
  2. “桂老欲飘云外子”中的“云外子”指的是什么?

    • A. 高洁的理想
    • B. 仙鹤
    • C. 桂树
    • D. 自然景物
  3. 诗中提到的“问道谁当杖几筵”的意思是什么?

    • A. 询问饮酒的人
    • B. 询问求道之人
    • C. 询问诗人的朋友
    • D. 询问自然的秘密

答案: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展现了对人生的沉重感受,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张东之 沁园春·画鷁凌空 赠鄂渚李广文 瓜州歌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游古仙岩 贺新郎 郭帅遗蕨羹 湖上 姑苏送王武冈不值访汪仲冕席上口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百金 玉字旁的字 七长八短 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慷慨激扬 足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蹙势穷 柔铁 唱票 飄面 自字旁的字 美人 凵字底的字 主观主义 与结尾的成语 石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