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3:12
定庵八十七诗
作者: 顾清
一番诗历又新年,
八十七回秋月圆。
桂老欲飘云外子,
鹤飞不尽海南天。
成仙自有松乔骨,
问道谁当杖几筵。
遥忆庆堂簪佩合,
兰桡重系竹西偏。
这一轮诗歌又迎来了新年,
已是第八十七次与秋月相逢。
桂树已老欲随云而逝,
仙鹤飞翔不尽海南的天空。
成仙的人自有松树般的高洁,
问道的人又有谁能在几案上品茶?
遥想庆堂里簪子和佩饰相合,
兰舟又重新系在竹西的水边。
顾清,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定庵八十七诗》创作于作者八十七岁之际,正值人生的晚期,诗中融汇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境界。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简洁明了,以“新年”、“秋月”作为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于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顾。尤其“八十七回秋月圆”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诗人的人生反思。
接下来,诗人以“桂老欲飘云外子,鹤飞不尽海南天”来展现他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桂树和仙鹤象征着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升华。后面的“成仙自有松乔骨”,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诗人通过自然物象表达了自己对成仙之道的向往。
最后两句“遥忆庆堂簪佩合,兰桡重系竹西偏”通过回忆往昔的聚会场景,唤起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怀念,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探讨,展现了顾清高远的精神追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八十七回秋月圆”暗示了什么?
“桂老欲飘云外子”中的“云外子”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问道谁当杖几筵”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1. D 2. A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