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题梅花图》

时间: 2025-05-07 06:48:23

诗句

玉骨冰肌萼绿华,骑龙飞下太清家。

衣飘碧落星芒动,佩拂玄冥月影斜。

江水阔,岭云奢,香魂散作岁寒葩。

画图惊见春风面,陟觉精神冷不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23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题梅花图》 作者: 刘基〔元代〕

玉骨冰肌萼绿华,
骑龙飞下太清家。
衣飘碧落星芒动,
佩拂玄冥月影斜。
江水阔,岭云奢,
香魂散作岁寒葩。
画图惊见春风面,
陟觉精神冷不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美丽。梅花如玉般的花瓣与冰肌般的娇嫩,展现出它的优雅。梅花似乎骑龙而下,飞入了太清的仙境。它的衣袂在碧蓝的天空中飘动,星光在花瓣上闪烁,宛如夜空中明亮的星星;佩戴的花香如同月影轻轻拂动。江水宽阔,山岭云雾缭绕,梅花的香气如同岁寒的花朵散发开来。画中的梅花让我惊喜地看见春风的面容,顿时感到一种清冷的精神气质,毫不邪魅。

注释:

  • 玉骨:比喻梅花的洁白与高贵。
  • 冰肌:形容梅花的娇嫩与清冷。
  • 萼绿华:指花的萼片与花瓣的颜色。
  • 骑龙:神话中的意象,象征飞升与超凡脱俗。
  • 碧落:指天空。
  • 香魂:梅花的幽香,带有灵性的气质。
  • 岁寒葩:在严寒中绽放的花朵,象征坚韧。
  • 陟觉:指感受到的意境或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士俊,号太和,元代诗人及政治家,精通诗词,尤以豪放之风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鹧鸪天 题梅花图》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清丽与坚韧,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题梅花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清雅和坚韧。诗中所用的“玉骨冰肌”与“萼绿华”两句,生动地呈现了梅花的娇美和纯洁,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气质。诗人在描绘梅花时,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更深入其内在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骑龙飞下太清家”的意象,仿佛将梅花与仙境相连,提升了梅花的神圣地位,突出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衣飘碧落,星芒动”,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梅花在春风中显得生机勃勃,满是灵动之美。

而“江水阔,岭云奢”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广阔与壮丽,仿佛梅花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显得卓然不群。最后两句以“画图惊见春风面”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与对清冷精神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清雅的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骨冰肌萼绿华:梅花洁白如玉,肌肤冰冷,花瓣翠绿,暗示其高洁的品质。
  2. 骑龙飞下太清家:梅花仿佛乘龙降临仙境,象征其超凡脱俗。
  3. 衣飘碧落星芒动:梅花在蓝天中飘逸,星光闪烁,展示出其灵动之美。
  4. 佩拂玄冥月影斜:花香如月影轻拂,传达出清冷与神秘的氛围。
  5. 江水阔,岭云奢:描绘广阔的江水与奢华的山岭,营造出壮丽的背景。
  6. 香魂散作岁寒葩:梅花的香气如同寒冬中的花朵,象征其坚定的生命力。
  7. 画图惊见春风面:通过画作,惊喜地看到春风的面容,传达出春的气息。
  8. 陟觉精神冷不邪:感受到一种清冷的精神气质,表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玉骨和冰肌,强化了其高洁的形象。
  • 拟人:让梅花的香气化为灵魂,赋予其生命。
  • 对仗:如“江水阔,岭云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表现了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德,代表高洁的精神。
  • 春风:象征新的生机与希望。
  • 江水与岭云: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壮丽,反映诗人心境的开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骨冰肌”意思是?

    • A. 梅花白而洁净
    • B. 梅花生长在水中
    • C. 梅花的香味
  2. 诗中提到的“骑龙”意象象征什么?

    • A. 凶猛的动物
    • B. 超凡脱俗的境界
    • C. 普通的飞行
  3. “香魂散作岁寒葩”中的“岁寒”指代什么?

    • A. 寒冷的时节
    • B. 梅花的美丽
    • C. 温暖的春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现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春夜喜雨》:杜甫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与刘基《鹧鸪天 题梅花图》都以梅花为主题,前者强调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后者则更加注重梅花的清雅与超凡脱俗。两者在意象表现上互为补充,展示了梅花的多重美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入徽州 悲淮南 寄周益公 念奴娇·并肩楼上 明州观大阅 梅花 毛积夫席上口占 六合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高人一着 三脚猫 人凭志气虎凭威 隹字旁的字 豪门贵胄 隙穴 米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杀家纾难 柔风甘雨 意气相合 厄字旁的字 呦呦嘤嘤 退黜 包含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