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23
蜀驮引
冯涓 〔唐代〕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这首诗描绘的是蜀地的艰难险阻和旅途中的风景。诗人昂首阔步走在蜀道上,前方的景象壮观而令人震撼。曲颈的青蛇在高高的山上悠然自得,身姿优美。窗外的女子并未察觉到我的存在,而那位严肃的仙人又怎会对我有所了解。自古以来,蜀道就以其艰难而著称,你又怎能轻易通过拔蛇山呢?忽然想起我已登上鸡翁碛,但又担心会被鹿头关的险阻所困。
冯涓,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绘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那时对蜀道的艰险经历了大量的描写和讨论。诗人通过个人的旅途体验,表达了蜀道的险峻与壮丽。
《蜀驮引》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蜀道的壮丽与艰辛。诗中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开头的“昂藏大步蚕丛国”便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气度和对旅途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曲颈微伸高九尺”则通过蛇的形象暗示了蜀道的蜿蜒曲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卓女窥窗”和“严仙据案”来表达了一种孤独与被忽视的情感,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使身处壮丽的自然中,内心的孤寂依旧存在。而“自古皆传蜀道难”则是对蜀道艰难的承认和反思,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险阻的敬畏与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鸡翁碛”和“鹿头关”,这些地名不仅增强了诗的地域性,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不安与惧怕,展现了旅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蜀道的壮丽与艰难展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蜀道的艰难与壮丽展开,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旅途的思考,表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险阻时的无奈与孤独。
诗中的“昂藏”指什么?
“自古皆传蜀道难”表达了什么含义?
“忽惊登得鸡翁碛”中“惊”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