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7:13
一箭惜年芳。窗外斜阳。浅红阑槛月微黄。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缣粉坠秋香。苔满琴廊。青虫依旧罥丝长。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
一箭穿过,时光飞逝,青春如此珍贵。窗外,夕阳斜照,映照着浅红色的栏杆,月光微微泛黄。不要问当年我在何处题写的诗句,那样说起来也令人感到凄凉。绫罗绣品上飘落着秋天的香气,苔藓覆盖了琴廊。青虫依旧在细长的丝线上游荡。即使花落回肠,我心中仍有不舍的情怀。
“莫问当时题句处”可以理解为对往事的追忆,反映出诗人对于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青虫”、“缣粉”等意象,均富有象征意义,暗示着一段美好而又易逝的青春。
梁鼎芬(1696年-1775年),字子奇,号天外,晚号天外道人,清代诗人,江苏人。梁鼎芬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著称,尤其是在诗词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思考,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浪淘沙》写于清代,社会环境动荡,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普遍的情感。
《浪淘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开篇“一箭惜年芳”便点出了主题,青春如箭,转瞬即逝,令人珍惜。接着,诗人用“窗外斜阳”“浅红阑槛月微黄”绘制出一个温暖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画面,夕阳的余晖与即将消逝的月光相交,渲染出一种时光流逝的美感。
“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一句,直指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似乎在对自己曾经的创作感到惋惜。随后的“缣粉坠秋香”与“苔满琴廊”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怀旧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最后两句“青虫依旧罥丝长。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尽管花已经凋零,青虫依旧在丝线上游荡,象征着即便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的追忆与不舍。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叹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一箭惜年芳”中“箭”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缣粉”指的是什么?
“青虫依旧罥丝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静夜思》与《浪淘沙》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浪淘沙》则更关注青春的流逝与内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