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7:10
一自龟堂仙去鉴湖烟水荒寒。
凭谁力挽古风还。妍词摩二谢,清籁振三山。
病酒耽花狂客,靴霜鬓雪郎官。
杂家乙部笔澜翻。楼台夸七宝,还仗万珠船。
自从龟堂的仙人离去之后,鉴湖的烟水变得荒凉寒冷。
谁能再用力量挽回那古老的风采呢?妍丽的词句仿佛在摩擦着二谢(谢灵运、谢眺),清脆的琴声在三山之间回响。
醉酒后沉迷于花的狂客,头上靴子沾满霜雪的郎官。
杂家与乙部的文章如潮水般翻涌。楼台上夸耀着七宝,还仗着那万珠的船只。
作者介绍:姚鹓雏(1869年-1924年),字景纯,号澄怀,近代诗人,曾任教于多所学校,致力于诗词创作和文学研究。他的诗词多受古代诗风影响,题材广泛,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历史的变迁使得许多文人对古代诗风感到怀念,同时也感到无奈。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风采的追思及对现实的失落,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临江仙 前题》是姚鹓雏的一首抒情诗,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透过对“龟堂仙”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采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前两句描绘了鉴湖的幽静与荒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妍词摩二谢”,引入了古代名人的典故,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同时也暗示当代的文人难以与之相比。后两句中“病酒耽花狂客”与“靴霜鬓雪郎官”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与无奈。诗的最后以“楼台夸七宝,还仗万珠船”结束,既是对奢华生活的讽刺,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语言清丽,情感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一自龟堂仙去鉴湖烟水荒寒。
开篇即引入古代仙人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凭谁力挽古风还。
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古代风采的无奈与渴望,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妍词摩二谢,清籁振三山。
提及古代诗人谢灵运和谢眺,表明追求诗词美的愿望,同时也暗示当代的文人自愧不如。
病酒耽花狂客,靴霜鬓雪郎官。
对比狂放不羁的文人和身处困境的郎官,表现出文人生活的艰辛和对美的执念。
杂家乙部笔澜翻。
对文学创作的反思,表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探索。
楼台夸七宝,还仗万珠船。
结束时的奢华描绘,暗含对现实的讽刺,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风采的追忆与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丰富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谢”指的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凭谁力挽古风还”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愤怒
C. 快乐
“病酒耽花狂客”中的“狂客”指的是?
A. 文人
B. 商人
C. 农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鹓雏的《临江仙 前题》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姚鹓雏更侧重于对古代文化的怀念,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对现实的挑战。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和文化思考上的不同侧重点。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