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40
江城子 西山之通仙观,卜以重阳作醮。前数
在西山通仙观,按照传统习俗在重阳节举行祭祀。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天气阴雨绵绵,但在八号发出通知后,天空突然放晴,雨水像画一样消失了。十号又预报了降雪,仿佛是万古一辞,让人赞叹这难得的缘分。因此作此词,以纪念重阳佳节在西山的祭祀。黄昏时分,天寒地冷,树叶斑斓。和煦的气息满川而来,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孤独的灵魂也都得到救度,功德圆满,走出幽暗的关卡。河水清澈,山谷静谧,心情也随之舒畅。手捧白酒与黄花,在高高的仙坛上聚会,共同庆祝我们门派的祖师保佑,众人欢喜,万人同庆。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江城子》创作于重阳节,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团圆,诗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师的敬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环境与传统习俗。
这首《江城子》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祭祀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开头提到的“微作,众意忧惶”点明了在重阳节前的紧张氛围,接着通过天气的变化,描绘了从阴雨到晴天的转变,象征着希望的来临。
诗中描绘的黄昏寒冷、叶子斑斓,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滞魄孤魂皆受度,功德备,出幽关”,表达了对灵魂的救赎和信仰的寄托,带有一种宗教色彩。
最后的“白酒黄花,高会列仙坛”,将节日的庆祝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欢庆。这首词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的作品,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祭祀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以及对生命与信仰的深刻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滞魄孤魂皆受度”表达了什么?
“白酒黄花”在诗中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