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龙阳观冬至作》

时间: 2025-05-07 06:51:05

诗句

六阴消尽一阳生。

暗藏萌。

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

过天庭。

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5

原文展示

江城子 龙阳观冬至作
尹志平 〔元代〕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白话文翻译

冬至过后,阴气消散,阳气开始生发,暗中孕育着新的生命,雪花轻轻飘落。冬天严寒,河流海洋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阴阳二气周而复始、无处不在,阳气充足,如龙飞升。回归本性,灵魂明亮,穿越天庭,进入无形的境界。反复探究天机,月华的升降都显得清明。最终夺得了天地之间的真实造化,功德圆满,前往蓬莱仙境。

注释

  • 六阴:指冬至之前的阴气。
  • 一阳生:指冬至后阳气的生发。
  • 九九严凝:九九为寒冬,形容严寒的气候。
  • 二气周流:指阴阳二气的周而复始。
  • 化龙升:指阳气化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典故解析

  • 冬至: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标志着阴气的消退和阳气的开始。
  •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尊贵和生机的象征,常用于表达美好的愿望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擅长诗词,尤其在抒情和哲理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江城子 龙阳观冬至作》创作于冬至时节,表现了冬至这一节气带来的自然变化与内心感悟。诗人通过对阴阳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这一自然现象,深刻探讨了阴阳变化与生命的关系。开篇即以六阴消散、一阳生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机的萌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雪花轻”、“河海结层冰”,不仅描绘了冬日的冷峻景象,也暗示着生命在严寒中的潜伏与等待。接下来的“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则将自然规律与哲理相结合,展现了阳光渐强所带来的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严寒的孤寂逐渐转向对新生的向往,犹如冬去春来的必然规律,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命观。尤其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功行满,赴蓬瀛”,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暗示着人们在经历生命起伏之后,对真理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阴消尽一阳生:冬至后,阴气消退,阳气开始生发,象征新生的来临。
  2. 暗藏萌:新的生命在暗中潜藏,等待时机。
  3. 雪花轻:描绘冬季的轻柔与宁静。
  4.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冬天的严寒,水面结冰,体现自然的严酷。
  5. 二气周流无所住:阴阳二气不断循环,没有固定之处。
  6. 阳数足,化龙升:阳气充沛,象征着生机勃勃,如龙飞升。
  7. 归根复命性灵明:回归本性,灵魂明亮,体现修炼的境界。
  8. 过天庭,入无形:超越尘世,进入无形的境界。
  9.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探究宇宙的奥秘,揭示自然规律的清明。
  10.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最终获得天地的真实造化,完成自己的使命,向理想的境界进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气比喻为龙,象征生机与力量。
  • 对仗:如“升降月华清”中,体现了工整的对称美。
  • 意象:如“雪花”、“层冰”使人感受到冬天的静谧与冷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表达了生命的重生与希望。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纯洁与宁静,暗示生命的潜藏。
  • :象征力量与生机,代表着希望的升腾。
  • :象征严寒与孤寂,预示着生命的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阴消尽一阳生”中的“一阳”指什么?

    • A. 阳光
    • B. 阳气
    • C. 阳历
    • D. 阳台
  2.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过去的记忆
    • D. 未来的希望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乐观
    • C. 忧郁
    • D. 愤怒

答案

  1. B. 阳气
  2. B. 理想境界
  3. B. 乐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写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登高》:杜甫,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与孤独。
  • 《夜泊牛津》:王之涣,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思索。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尹志平的《江城子》更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哲理,而李白与王之涣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考。

相关查询

送范舍人还朝 病愈看镜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初冬杂咏 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 溪上避暑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读程秀才诗 电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忍俊不住 肀字旁的字 溃亡 扫墓望丧 卜字旁的字 谈谑 包含诠的词语有哪些 滑天下之大稽 聿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柴护 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爰立 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凭揽 易地则皆然 歌吟笑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