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溪边》

时间: 2025-08-10 22:41:50

诗句

画堂掩映小溪边。

缚秋千。

绮檐前。

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

欲向乱山丛柳处,过溪去,只无船。

年年洲上草如毡。

尽流连。

且閒眠。

烟外一梢,早已噪新蝉。

不道斜阳山倒影,游鱼戏,翠崖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2:41:50

原文展示:

江城子·溪边
作者: 曾廉 〔清代〕

画堂掩映小溪边。缚秋千。绮檐前。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欲向乱山丛柳处,过溪去,只无船。年年洲上草如毡。尽流连。且閒眠。烟外一梢,早已噪新蝉。不道斜阳山倒影,游鱼戏,翠崖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溪边画堂,秋千被系在屋檐前,四周无数青山环绕,杨柳的绿色如烟雾般飘渺。想要渡过那杂乱的山丛和柳树,只是没有船。年年在这草丛中,草长得像毡一样,流连忘返,悠然自得地在这里小憩。烟雾之外,一只新的蝉已经开始鸣叫。不必说那斜阳映照下的山影,游鱼在水中嬉戏,翠绿的崖顶更是迷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掩映:遮挡,映衬。
  • 秋千:一种儿童玩具,由绳子吊挂的座椅。
  • 绮檐:华丽的屋檐。
  • 青山:指青翠的山峦。
  • 如烟:形容颜色轻柔,似烟雾般。
  • :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 草如毡:形容草长得茂盛,像毡子一样。
  • 新蝉:初鸣的蝉,象征夏天的到来。
  • 翠崖巅:翠绿的山崖顶端。

典故解析:
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夏天的蝉鸣和水边的游鱼常常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某个夏日,诗人游玩溪边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江城子·溪边》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恬静的自然场景,诗人似乎沉浸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心境中。开篇描绘的“画堂掩映小溪边”,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人通过“缚秋千”和“绮檐前”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场景,仿佛我们也能听到孩子们在秋千上嬉戏的声音。

“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意象,青山和柳树的描绘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诗人想要“过溪去”,却因无船而止步,这一情节好似在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的“年年洲上草如毡”,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繁盛。诗人“尽流连,且閒眠”,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的沉醉和向往,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生活的烦恼都随之消散。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境和悠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堂掩映小溪边:描绘了画堂与溪水的美丽景象,暗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2. 缚秋千。绮檐前:展示了秋千在屋檐下的无忧无虑,显现出一种生活的悠闲。
  3. 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青山环绕,柳树如烟,形象而灵动,传达了自然的灵气。
  4. 欲向乱山丛柳处,过溪去,只无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却因无船而无法实现,增添了诗意的无奈。
  5. 年年洲上草如毡:草长得茂盛,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生生不息。
  6. 尽流连。且閒眠:流连忘返,宁静的小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7. 烟外一梢,早已噪新蝉:夏季的蝉鸣,带来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8. 不道斜阳山倒影,游鱼戏,翠崖巅:斜阳下的美丽倒影和游鱼的嬉戏,形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如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草的茂盛。
  • 拟人:蝉鸣和游鱼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意象上形成了优美的对比与协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堂:象征人类的居所与自然的结合。
  • 小溪:流动的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秋千:童趣与快乐的象征。
  • 青山、杨柳:自然之美,表达宁静与和谐。
  • 蝉鸣:夏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曾廉
    • C. 杜甫
  2. 词中提到的“草如毡”意指什么?

    • A. 草长得稀疏
    • B. 草长得茂盛
    • C. 草枯萎
  3. 诗中没有提到哪个意象?

    • A. 秋千
    • B. 游鱼
    • C. 瀑布

答案:

  1. B. 曾廉
  2. B. 草长得茂盛
  3. C. 瀑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曾廉的《江城子·溪边》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多地强调了闲适的生活状态,而后者则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社寮杂诗 其四 社寮杂诗 其三 社寮杂诗 其二 社寮杂诗 其一 渡台湾 其二 渡台湾 其一 狼岭樵歌 石壁朝云 仙岩夜月 状元古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九变十化 死而死矣 胸有邱壑 泥封 糸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枯木生花 麻字旁的字 伴发 刻苦钻研 人字头的字 冒碰 包含搁的词语有哪些 嵚然 累瓦结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