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2
夹浦夭桃树树斜。一湾不见一湾花。云带岸,水侵沙。白鸥多处有人家。
在夹浦的地方,桃树长得斜斜的,一湾水面上看不到花的影子。云彩轻轻地环绕着岸边,水流渐渐侵蚀着沙滩。在远处,白鸥飞翔,周围隐约可以看到人家的踪影。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白鸥”常被用作诗词中象征自由与宁静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歌中。
作者介绍:屈大均(1580-1664),明末清初诗人,生于福建,曾游历南北,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末社会动荡时期,屈大均以清新的笔调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渔歌子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桃树的斜生象征着不拘一格的自然状态,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羁。诗人通过“一湾不见一湾花”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仿佛在说,尽管花期已过,但自然依然美丽。接着“云带岸,水侵沙”,展示了水与岸的亲密关系,水流的侵蚀使得沙滩的形态不断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无常。最后一句“白鸥多处有人家”,则在宁静的自然中增添了人间气息,白鸥在空中翱翔,象征着自由与宁静,与人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夹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水侵沙”中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诗中描绘的“白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渔歌子 其二》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