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0:50
渔歌子 画菊
作者: 赵友兰 〔清代〕
三径西风雁到迟。
半生傲骨与花期。
摹月影,写霜姿。
泼墨屏风画折枝。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来,雁阵缓缓到达,显得有些迟缓。诗人感慨自己在漫长的生命中,既保留着傲骨,又与花的盛开有着相伴的时机。通过描摹月光的影子和写出霜降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最后提到用泼墨的技法在屏风上绘制折枝菊花,展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艺术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友兰,清代词人,以清雅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美与个人情怀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渔歌子 画菊》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开头的“西风”与“雁到迟”勾勒出了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这种季节的变化既是外在环境的反映,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诗人将自己的傲骨与花期并列,暗示人生的奋斗与追求,正如花期的短暂,人生亦需珍惜。
接着,诗人用“摹月影,写霜姿”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月影与霜花的美丽形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最后的“泼墨屏风画折枝”则是对艺术的直接表现,画菊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情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傲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高洁的志向 C. 物质的追求
最后一句“泼墨屏风画折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A. 书法 B. 画菊 C. 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